1. 首页 > 旅行指南

圆明园的历史简介-圆明园被毁前照片

圆明园的历史简介-圆明园被毁前照片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

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

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

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

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康熙时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时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

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时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

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咸丰时期: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10月6日,占领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 *** 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 *** 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

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同治时期以后:

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

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

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特别是作为常用文体的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你写这类作文时总是没有思路?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圆明园简介六年级说明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简介六年级说明文1

 圆明园始建于1720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一进圆明园,就能看到极其美丽的景色,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或人工栽植、或野地盛开的花开的正艳,长在草丛中,长在绿树上,为这历史长园点缀着美丽。圆明园中常常能见到已快凋谢的桃花,在深绿的树上一片粉。树、草也随处可见,翠绿、嫩绿,层层由浅入深。垂柳和松树最常见,时时彰显蓬勃的活力。圆明园树多、花多,水也多,湖面清澈而不见底,“海岳开襟”后的湖就很美,水面平静,倒映着岸边树草扶风的美景。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圆明园里约49/50的宫殿建筑被毁坏,这的建筑大多没有,如:宝相寺、泽兰堂、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这些景致都只有一块石碑显示它们曾经存在。存留的遗址,也只有“西洋楼遗址区”了。这里的石质建筑已经坍塌,石块堆积在一起,有的断了,有的倒了,可从那些勉强还剩下的垒起的石建筑中仍然能看出它曾经的辉煌和宏伟。“西洋楼遗址区”中有许多遗址,从一个个有大有小的石块上的浮雕,足以看出古代工匠们的精细的工艺。有花型、有圆形,还有三角形、扇形等等,哪怕只是很矮的石台,也细致入微的雕上了曲线和鱼鳞。

 看到这样的断壁残垣,就总是不免想到造成这样场面的.英法联军,是他们火烧圆明园,抢夺了无数金银瑰宝,毁了一座难以想象的“梦中园林”,毁了民族文化和历史,毁了清朝人们的心血,毁了这伟大的圆明园。但,他们毁不了民族气节,毁不了爱国之心,梅花之魂,毁不了中国人不服输、不低头,维护国家的赤子热情!

 圆明园,历史园,中华园。这样一座极为宏伟的园林,代表着中国的耻辱,代表着中国的气节,中华魂!

圆明园简介六年级说明文2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

 园中由雍正题署的建筑群有28处,其中长春仙馆是皇太子弘历读书习文的地方。弘历即位后,圆明园扩建进入全盛时期,在他主持下,圆明园东北建“长春园”、东南建“绮春园”,三园共建景点100余处,因三园均由圆明园总管大臣管辖,故此三园后来通称圆明园。圆明三园成倒品字型鼎立,总面积350公顷,内有桥梁百余座,风景群100多处,楼台殿阁等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多1万平方米。三园外围约10公里,围墙约2万延和(因多为双层围墙),规模极大,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从始建到被毁历五世150年的修筑,成为三山五园之首。这个被乾隆誉之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的园林杰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都不愧变一颗璀灿的明珠。圆明园这座巨大的皇家园林,可以说是集中了我国南北造园艺术和中西合璧建筑的精华,不啻为一本活的造园艺术的百科全书。

 圆明园是宏大的博物库。圆明园自雍正至咸丰的一百二十余年间,既然是历代皇帝常住和工作的地方,所以园中收藏和陈列的宝物是不计其数的。几乎每一座殿堂都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器具,这些珍品从帝后们生活的必需品如衣物、家具以至极其贵重的艺术品和装饰品,以及许多古代珍贵的文物,其中很多都是稀世之宝,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除了一些陈设用品外,圆明园中还珍藏着许多稀有的历史文物,如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书画以及孤本图书、金佛像等等。

圆明园简介六年级说明文3

 圆明园回归国宝历尽波折抢救回国的圆明园国宝——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铜像首度现身邕城,携古代石刻佛像在广西人民大会堂展出。我以小记者的身份同南宁市二十名小记者参加了这次展览,令我受益匪浅。

 早晨8点30分到达广西人民大会堂正门,平时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今日却显得喜气洋洋,几百名学生及工作在各岗位的人们早早等候在门口,我们小记者也做好了准备。9点整,领导宣布展览会开始,全场一片沸腾,七八响礼炮一齐“啪啪”响起,上百只和平鸽成群结对在广场上空飞过,五颜六色的气球成了蓝天的点缀。之后,人们鱼贯进入会场。千禧之年五月,中国保利集团以文化传承之名,斥耗巨资,将流亡海外的圆明园国宝——牛首,猴首,虎首铜像抢救回国。20xx年10月,著名爱国人士、澳门知名企业家何鸿燊博士斥耗巨资,从纽约购回猪首铜像,慷慨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为国宝回归的盛事再添重彩一笔。看到展厅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四座兽首,可知当时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化有多灿烂。据了解,12生肖兽首本是身着袍服的兽首人像,头是用铜做的,身是用石头雕的。当12生肖中的其中一个喷射出水柱时,人们可根据这一兽首来判断时间。

 抢救国宝义举掀起一股波及海内外爱国主义热潮,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象征,郑重向世界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思潮的强势回归圆明园回归国宝南宁展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给南宁市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参展的一位先生说:“它让我们永记国耻,发奋图强,圆明园回归国宝表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位大婶说“这种机会非常难得,尽管我的脚受伤,我还是赶过来参观。”很多学生表明: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