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在哪个省-玉龙雪山在哪个省哪个市区
《玉龙雪山地理环境概况》
一?自然地理
位置:玉龙雪山为云南省丽江市境内雪山群,地处东经100°4′2″~100°16′30″、北纬27°3′2″~27°18′57″之间,在丽江北面约15千米处,全长75千米,位于滇西北地区,横断山脉南部。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度带。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终年积雪的山脉,隔江西与中甸雪山、东与绵绵山相并列。其范围位于东界丽鸣公路,西临虎跳峡涧、南起玉湖,北至大具下虎跳峡口。
气候:玉龙雪山位于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气候区过度带,山区内总体为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气候,基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玉龙雪山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其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和过渡性明显。自下而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暖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mm~1200mm之间。
地形: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0m,为丽江第一高峰,云南第三高峰、第二高独立山峰。较虎跳峡金沙江江面高出4000m,是典型年轻极高山地貌。总体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为极高山,外侧为高山和中高山。山峰为南北纵列排布,山区内地形崎岖,山体陡峭,山高谷深。
土壤:总体上,玉龙雪山土壤种类丰富,垂直型强。在高海拔部分土层薄,低海拔的森林区有机质积累多。土壤偏酸性,以壤土和壤粘土为主,海拔由低至高,土壤质地由粘土、壤质粘土逐步过渡到砂粘土、砂壤、壤土。玉龙雪山土壤垂直带谱结构划分为:常湿雏形土(海拔3400~4200米)、湿润铁铝土(海拔 2700~3400米)、湿润雏形土(海拔2500~2700米、湿润铁铝土(海拔2500米以下)。
其他:玉龙雪山的垂直带谱丰富,自下而上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灌丛、冰雪带。玉龙雪山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终年积雪的雪山(比玉龙雪山纬度低的还有碧罗雪山、轿子雪山,但这两座雪山是季节性雪山,不是终年积雪。),雪线为4800~5000m左右。玉龙山发育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冰川,冰川共13条,面积为4.42平方公里,最大为白水一号冰川,宽三百余米。玉龙山冰川均为现代温带海洋性冰川,即温冰川。
名称来由: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天山”(一说银色的山岩)。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又因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被称为“长江南岸第一峰”。
宗教信仰:玉龙山是纳西人的神山,传说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在丽江人心中的地位也是极高的。
旅游: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不同的是,玉龙雪山山体陡峭,山峰峥嵘,奇峰林立,怪石嶙峋,陡峭的峰势,也十分壮观。
开发价值评估:玉龙雪山具有很突出的资源价值,而随着丽江市的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玉龙雪山的客源市场也日渐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条件也不断发展。而且玉龙雪山在景点的组合性集群性也十分良好。但玉龙雪山的环境承载力弱、生态环境脆弱的弱势也十分明显。2001年,玉龙雪山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07年5月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为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横断山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生态环境:玉龙雪山与横断山的其他山一致,均存在土地退化、生物灾害、物种破坏、冰川萎缩的生态环境问题。在1984年,云南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目前,丽江市一直在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得玉龙雪山的缓冲带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玉龙雪山的生态环境
玉龙雪山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我国最南的雪山,也是横断山脉的沙鲁里山南段的名山。
雪山山腰云腾雾绕,远望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因此得名。为纳西族的神山和聚居地之一;纳西族人称雪山为“波石欧鲁”,意为白沙的银色山岩。雪山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共有十三峰,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
气候特征
玉龙雪山受西南季风影响,以丽江盆地(海拔2415.9米)为代表的山体基准面属南温带型气候,气候除干湿季分明外,夏温不足,高温期短,冬、春季节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530h,辐射量大。
由于河谷至山顶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很大,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递0.86℃,从河谷至山顶依次出现暖性、暖湿性、温凉性、北亚热带和寒温性等山地垂直气候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