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古城遗址-尼雅古城
你好,因为这里有大量的文物,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
起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达十二箱之多。之后,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这就是被称其为东方“庞培城”的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的民丰县。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东西交通要塞,是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以北约10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尼雅河下游尾闾地带。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
这间散落房屋居址、佛塔、寺院、城址、冶铸遗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涝坝等各种遗迹约百余处,是新疆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大型遗址。
东汉时期,名将班超为抗击匈奴稳定西域,曾带随从驻扎西域数十年。给人们留下了“投笔从戎”的千古佳话。名将班超利用杰出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联合当时的西域三十六国抗击匈奴的侵略,威镇西域数十年。
在精绝人的眼中,“SUPIS”是一群像魔鬼一样野蛮、凶猛、可怕的敌人。所以有人据此认为,精绝国的消失就是“SUPIS”人造成的。根据古书《唐会要》记载,精绝国王朝长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强大部落“SUPIS”人的威胁和入侵,而且步步加深,国王对“SUPIS”人的威胁十分担忧。
尼雅王国后裔们的命运如何?这些未解之谜让历史学家们苦思不得其解,而尼雅王国的最后归宿,又令人惊叹。可疑的是,在各种史书上从来没有关于SUPIS人的任何记载,这个凶猛好战而富于侵略性的民族会是些什么人?
鬼吹灯中的精绝古城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在号称亚洲最深处的地方,塔里木盆地,曾经有一个只有500名士兵的神秘古国,它在一次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中,集体消失了。后世的考古者们在这个沙漠深处的古城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文物遗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座古城在一夜之间从人类历史的记忆中抹去了。没有留下任何口信,哪怕战争,或者天灾,或者其他我们无法理解的理由,来使我们欣然了解,这个城市的人们的具体去向。
西汉政府控制西域时,这块土地上有三十六个小国,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西域三十六国”。可惜,在后来的岁月中随着战乱和生态变化,“西域三十六国”中有些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活力,发展成为边塞重镇,有些则由于种种原因,消失在塔克拉玛干的茫茫黄沙中。
沙漠中的墓地和尸骸
二十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
尼雅遗址
东汉时期,名将班超为抗击匈奴稳定西域,曾带随从驻扎西域数十年。他利用杰出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联合当时的西域36国抗击匈奴的侵略,威镇西域数十年,留下了“投笔从戎”的千古佳话。有人提出,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精绝国。
尼雅古城出土斗栱构件
《汉书·西域传》称:“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扞弥四百六十里。”
沙地中半片木牍
《汉书》和《后汉书》原本曾提到塔里木盆地南缘有一个叫做“精绝”的国家,但历经时光的洗礼,其灿烂文明早已淹没于茫茫沙海之中。先是斯坦因的偶然发现的木牍,加之后来在当地发现的一枚汉文木简上竟然发现“汉精绝王”的字样,这才得以证明,精绝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就在尼雅遗址一带。
树木环绕的蓄水池遗迹
源自昆仑山冰川的尼雅河在沙漠边缘曾开辟出一片绿洲,养育了昔日的精绝子民,使其地担当起丝绸之路交通要冲的重任。“尼雅遗址”即因此河而得名。尼雅之地,西汉时为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国所在地,东汉时被并入鄯善国的版图,曾一度复国,终消失沙海。
中心佛塔
尼雅遗址中心位置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佛塔。与喀什的莫尔佛塔相比,这个佛塔并不高大,残存高度只有六七米左右。与早期对照,佛塔显然在近年被维修加固过。但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后,这片古代河流三角洲中现存最为“高大”的建筑显得脆弱不堪、岌岌可危——塔中原藏有佛经,因遭盗掘已半面中空,摇摇欲坠。
尼雅发现的佉卢文
当年斯坦因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对新疆地区开始了全面的考察活动,在发现了深埋地下的于阗古国国都,并掠走大量文物后,他来到了小县城尼雅。本想做些必要的修整,然而就在回来的第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一位磨坊主人藏有带字的木板,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他一眼就辨认出木板上的字是失传已久的印度孔雀王朝时代的古文字--佉卢文。
尼雅发现的佉卢文木牍
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公元1-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尼雅发现的佉卢文木牍
在尼雅墓地中,一批佉卢文,梵文,汉文等文书同时出土,说明尼雅文化是一个多种文化的集合体,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社会。佉卢文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
尼雅发现的佉卢文木牍
大量木质简牍的内容涉及到国王的谕令、官方文件、信件、法律文书、籍账甚至文学作品和佛经都以这种方式得以记载保存。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在尼雅出土的佉卢文简牍多达1000多件。
尼雅遗址出土木雕菩萨
斯坦因看到这种文字在新疆出现非常激动,于是向磨房主重金求购了这些木板。在斯坦因的请求和丰厚报酬的引诱下,磨坊主欣然同意带领斯坦因到沙漠中自己发现木板的地方。
房屋遗址
斯坦因一行沿着尼雅河向北进发,走了几天以后,顺利到达了发现木板的废墟里面,眼前的一切使得即使有着丰富考古经验的斯坦因也目瞪口呆:当年的文书还完好地封存在屋内,储藏室里厚积的谷子还有橙黄的颜色,房厅屋宇的门还是关着的…时间看似停止,人们仿佛刚刚离开这里。
尼雅出土精致时尚的钩花皮鞋
斯坦因发现尼雅遗址位于尼雅河末端已被黄沙埋没的一片古绿洲上。古遗址散处掩坦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链之间,以佛塔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延伸25公里,东西布展5~7公里。在这片狭长区域内,散布着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众多房屋遗址、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渠系、池塘、陶窑和冶炼遗址等。
尼雅出土骨珠
斯坦因用尼雅河的名字为这座古城命名为"Niyasite"。16天后,他把从古城中搜集到的764件佉卢文木牍、58件汉简及其他如汉代铜镜、铜钱、乐器、弓箭、玻璃器、水晶饰物、木雕、丝毛织物、地毯、漆器残片等珍贵的文物共装12大箱,运往伦敦。尼雅的劫难就此开始,斯坦因离开尼雅时说"此次再见,绝非永诀"!
尼雅遗址的出土丝织品
早在新疆的时候,斯坦因就意识到自己将轰动世界、影响世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斯坦因回到伦敦后,他带回的文物首先震惊了英国,接着轰动了欧洲。斯坦因猜测尼雅遗址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王国维根据斯坦因的考察报告和尼雅遗址中发现的汉代残简,发表了论文《流沙坠简》,"在汉为精绝国地",肯定了斯坦因的推断。
尼雅遗址发现珠串
古精绝国曾经应该是很富庶的。我们今天仍能在尼雅遗址南部的古河岸边看到一座保存完好的大葡萄园遗迹,1700多年前的葡萄根木匍匐在地,行距株距相当整齐。在精绝国,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确实值得大书一笔的,这是一项重要的主导产业,几乎家家都掌握了酿酒技术。
株距整齐的葡萄园遗迹
发现的木牍中便有有诸多关于葡萄种植、葡萄园买卖、葡萄酒酿造以及酒税管理的记载,表明葡萄种植在当时农业经济中是占有相当比重的,葡萄园土地大多由王室、贵族和寺院所有。在精绝,酿酒技术相当成熟,除了用葡萄酿酒,人们还懂得酿制其他几个品种的酒类和饮料。
埋在土里的巨大陶罐
葡萄园遗址中间的一处沙地上沙土,一只大腹陶罐的上部清晰可见,这也许就是精绝人用来存酒或者发酵的器皿。大面积种植葡萄不光为食鲜、酿酒、宴饮,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在精绝国,国家专设酒局派税吏收取税酒,逾期需支付酒利息或受其他惩罚。
葡萄根木遒劲
一份木牍中记载:“顷据苏祗耶向余等报告,彼现任税吏已有四年。彼之屋内,浪费很大。此处酒局已立有账目。税吏苏祗耶在彼屋内将酒浪费,应免去彼税吏之职 。由别人作税吏。彼等欠酒局之皇家之酒,该酒苏祗耶及钵祗娑务必付清,旧欠之酒仍应由彼等征收。至于新征之酒,苏祗耶则与此无关,应由其他税吏征收。”收归国有的税酒通过商人销售到且末、于阗等周边国家,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王”字陶罐
从木牍上的佉卢文字、精美的文物、残垣的房屋宛如一幅幅精致细腻的速写,尼雅遗址贵族生活图跃然眼前,令人仿佛穿越时空的局限,感受精绝永恒的千年文化。我们好似能看到:古精绝的青年男女们穿着织锦丝绸在胡杨木、红柳条建造的房屋下,对酒当歌,舞姿轻盈,同时啃着烤肉,喝着葡萄美酒。这也正是尼雅遗址的意义所在。
尼雅遗址发现的神秘壁画
尼雅遗址和它所代表的古精绝国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它同时向人们展示被斯坦因称为"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存在的一个悠久、古老、光辉灿烂的沙漠古代文明,尤其尼雅河三角洲的考古文化将会揭示大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文化的诸多谜团。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了解它和研究它。人们不禁疑问:精绝国到底是谁建立的?
尼雅遗址什么时候开放
其实看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后,我觉得有很多人都应该和我一样认为精绝古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吧,反正一开始我是这样人为滴。不过事实证明,它是真的真的在历史上出现过,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不是觉得长见识啦啊,嘿嘿。其实历史上的精绝古城远比鬼吹灯中还要神秘,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为人所知,大家想要了解它吗?近期在央视的国宝档案中对其做了详细解读。下面我们就一起揭开它的面纱。
======精绝古国遗迹====
下面由一张图来引出精绝古国的介绍
护膊织锦
这是在精绝遗迹中的一处王室墓穴中出土的一块中国汉晋时期的珍贵织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织在上面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块织锦名气可是响当当的(幸亏没被英国人盗走),甚至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这块织锦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据史料记载,这样的东西,是习射箭的人绑在胳膊上用来保护胳膊的。织在上面的文字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占卜的占辞,是用来祈祷的吉祥用语。这样的织锦代表着汉晋时期织锦艺术最高水平,它若是出现在中原丝毫不让人感到意外,可他却出土于新疆,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了。
这样的织锦是汉王朝为了重大礼仪、祭祀、赠赐等目的而专门制作的。与之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块织锦残片。在这块残片上织着“讨南羌”三个字,可以发现这块残片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应当是出自同一块面料,将两块织锦拼接起来。从织锦上,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它表示金木水火土五星一起出现在东方的天空有利于中原征讨南羌。这很可能表示墓主人帮助汉王朝打败了南羌,汉王朝赏赐给他的。因此,有专家推测,这处墓地很可能就是西域精绝古国的王室墓地。
精绝国地理位置
精绝国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中部,精绝国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是《汉书?西域传》
上面写道: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由此可见精绝国十个弹丸小国,城邦国家,人烟稀少。但其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它处于古丝绸之路南道上,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然而不幸的是,在东汉末年,精绝国被同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鄯善兼并,成为了鄯善的一个州,但到了公元五世纪精绝就随着它的主国鄯善一起走向了历史的尘埃。直到两百年后的唐朝,玄奘大师去古印度取经的路上路过精绝遗迹,他在《大唐西域记》中写到: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
可见曾经建立在绿洲上的精绝国已经成为了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废墟。自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再也无人提起精绝国。
直到1901年,一个名为斯坦因的英国人,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来到了中国的新疆,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南道,让沉积了一千多年的精绝国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先后三次来到精绝国的遗迹,并盗掘了大量的珍贵的文物,在他盗掘的文物中证实了,尼雅绿洲遗址就是精绝国的旧地。
在斯坦因三次的盗掘中,他带走了大量的刻有佉卢文(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的木片、汉简、汉代铜镜、玻璃器、木雕、丝毛织物、漆器残片等,这些珍贵的文物都被斯坦因盗运回了英国,因斯坦因的发现,使得等多的外国人来此探险。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们对尼雅遗址又进行了多次的发觉,出土了大量的珍贵的文物。
斯坦因这个家伙还真可恨,不仅**了精绝国大量的珍贵文物,就连敦煌的一些佛经也是被他给盗走的,不光如此,他还连壁画也不放过……,真心希望咱们日益强大的祖国,以后的某一天能将这些流失在国外的珍贵文物全数追讨回来……
尼雅古城比楼兰古称早还是晚
尼雅遗址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尼雅遗址景点介绍:
尼雅与楼兰,是我国最著名的两座已湮没的古城废墟,现在楼兰的神秘面纱已经被一点点地揭开,而尼雅,仍不肯向世人展示它奇幻的历史。也许正因为如此,每年才有无以数计的人们义无反顾地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
尼雅古城比楼兰早
尼雅遗址
地理位置: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的民丰县。
年 代: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
楼兰,西域古国名。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
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楼兰古城位于东径89°22′22〃,北纬40°29′55〃,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楼兰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南部,罗布泊西北岸,距库尔勒市340公里。楼兰古城形成于两汉,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在东西文化交流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后被沙漠埋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