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攻略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啊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啊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根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留下了皇上陵寝数以千计,但是留存至今的皇陵屈指可数,其中储存最为完整、面积最为庞大的莫过于北京的明十三陵。以下分享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1

 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50km处的昌平区境内,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区占地面积80km2,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历时200余年。依陵寝营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长陵(永乐皇帝陵)、献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统皇帝(即天顺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正德皇帝陵)、永陵(嘉靖皇帝陵)、昭陵(隆庆皇帝陵)、定陵(万历皇帝陵)、庆陵(泰昌皇帝陵)

 德陵(天启皇帝陵)、思陵(崇祯皇帝陵)。陵区内除葬有13位皇帝外,还葬有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的'宫人。此外,陵区内还建有7座妃坟园寝(东井、西井、万贵妃坟、悼陵、四妃二太子坟、贤妃坟、郑贵妃坟及二李、刘、周四妃坟)和1座太监陪葬墓(王承恩墓),以及为帝后谒陵服务的行宫、苑囿等各式建筑。

 在陵域周围的10个天然山口(东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西山口、德胜口、雁子口、锥石口、贤庄口、灰岭口、老君堂口)处修筑了城垣、拦马墙等防御设施,以保陵区安全。

 明代皇陵的营建分为卜选陵址、拟定规制、备料施工等几个步骤。卜选陵址是陵寝营建的首要环节。一般先由卜选官员即朝中一、二品官员率风水堪舆人员依据风水理论,“外观山形,内察地脉”,经实地勘察后,选出一处或数处“风水吉壤”,上奏皇帝,必要时还要画出图样,贴上说明,最后由皇帝裁定。

 成祖朱棣称帝后即有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打算。明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礼部尚书赵羾带领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来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昌平境内的黄土山找到了万年吉壤。朱棣遂封黄土山为天寿山,降旨圈地方圆80里作为陵区禁地。

 明十三陵陵寝布局不是按照《周礼》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于主脉,卑者居于从脉(余脉)的布局排列的。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寿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

 十三陵中长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陵寝建造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规模大且装饰华丽(如长陵、永陵、定陵);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从俭建陵”的遗诏或受葬期、国力的影响,规模小且比较简朴(如献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来得及建陵,改朝换代后由下一朝代营建(如思陵)。

 明十三陵以规模宏伟壮观、陵园体系完整、布局庄严和谐、景色优美静谧、风格典雅古朴著称于世。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一个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2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

 很多人都知道十三陵埋葬的是明代的十三位皇上,但是具体的十三陵是谁的墓地,绝大部分都不知道,它们分别是明成祖的长陵、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明宪宗的茂陵、明孝宗的泰陵、明武宗的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穆宗的昭陵、明神宗的定陵、明光宗的庆陵、明熹宗的德陵、明思宗的思陵,总共13座,统称“明十三陵”。

 而对明朝历史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明代前后有16位皇上,除了上面的十三位皇上陵寝在这里之外,还有一位皇上的陵寝不在这里而是在南京,它便是开国帝王朱元璋的明孝陵,而明代第二位皇上建文皇帝在“靖难之役”之后神秘失踪而没有陵寝,还有便是明代第七位皇上景泰帝因为后期明英宗复辟,它的陵墓被捣毁,也没有留下陵墓。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

 明代。明长陵坐落于天寿山峰顶南麓,是明代第三位皇上成祖文皇帝朱棣和皇后娘娘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工程建筑面积最大,营造时间较早,路面工程建筑也储存得最为完整。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陵墓3

  十三陵是中国哪个朝代的皇帝墓葬群

 十三陵内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两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和两位太监,明代术士认为,十三陵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2021年4月28日,北京明十三陵康陵首次向游客开放。

 十三陵从选址到设计规划,都重视了建筑和自然的统一,将建筑和植被、河流、山势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境界,使得这些建筑仿佛浑然天成一般,也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点的一种实践。

明朝16位皇帝,为什么只有13个墓地

明十三陵都有谁

十三陵埋葬的人分别是:

1、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2、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

3、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_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4、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_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5、明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寝。

6、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7、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8、明康陵,位于金岭东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9、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10、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_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11、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12、明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13、明思陵约建于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扩展资料: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_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

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神路是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的。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

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犭孔。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

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日本人为啥不挖十三陵

我国的帝陵除了魏晋时期有过薄葬的风俗外,其他无不封树明显,厚殓厚葬,自然令盗墓者垂涎三尺;其二,每当朝代更迭,像汉末、唐末以及民国等大时期盗墓猖獗,汉朝、宋朝、唐朝和清朝的陵墓都惨不忍睹。甚至盗墓通常还具有官方背景,如三国时曹操、孙权等都将盗墓做为战争的财源。这样“十室九空”也就不难解释了,再来看看日本这边的情况。

确实,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凭借着军备、兵员等优势,逐步占据了半个中国的领土。都知道,日军是非常贪婪的,他们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甚至针对根据地还特地实行非常残酷的“三光政策”,抢走了大量的财富。很多人都会有疑问,日军如此贪财夺利,为何没有在占领的地方盗掘皇陵呢?其实不是日军不想挖,只是有很多原因让他们没有动手。

当然,炎黄子孙的祖先。位于陕西延安市,被称天下第一陵。它的格局与昆仑山龙脉走向完全吻合。他的陵墓最好找,也没有防护措施,但就是没人敢盗。最大原因就是处于龙脉之上,无人敢动。

确实,日本人也没有盗墓的传统,像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南京的帝陵都未被盗掘。最重要的是,日本宫内厅连考古发掘都不允许,其实是他们心里有鬼。大家都知道日本皇族是近亲结婚的,如果陵墓里天皇基因的缺陷被公之于众,这将对神话了千年的天皇不利;再者日本天皇的祖先同样也被神话,万一其陵墓被挖掘,突然发现天皇一家来自中国,这多不好啊?

总而言之,那么是不是日本人没有挖开这些皇帝陵墓就是道德高尚呢?看看那些被实行三光政策的村子吧,看看那些慰安妇们吧,看看遇难的人们把。所以日本人不盗皇陵并不能掩盖他们是禽兽的事实

这3类人不建议去十三陵

好多人不建议去十三陵

好多人不建议去十三陵,去北京或参观十三陵,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但是对于十三陵其实也是流传着很多的说法的,部分人也并不敢轻易去参观。以下好多人不建议去十三陵。

好多人不建议去十三陵1

十三陵不要随意去参观

请勿听信谣言,相信科学!

1、毕竟埋人地方

陵墓都是埋葬人地方,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晦气的,虽然我们相信科学,但是有的人也还是比较相信的,所以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事情了,也就传到说不能去了。

2、有鬼故事传说

鬼故事在中国从来没断过,从古到今一直都有鬼神传说,但是有些迷信还是不要相信的,但是这个十三陵确实让人害怕,毕竟这曾经是埋人的地方,而是不是一个人,是多个人,皇帝了不都是多人陪葬吗,而且和中国考古十大帝王墓中的其他几个不同,十三陵是明朝的13位皇帝全部都葬在这里,进去玩的时候想到这些心里都会发怵吧。

中国人呢,有一个说法就是去的人是不能打扰的,不能让去的人还得不到安定,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并且随着明十三陵灵异事件之谜的发生,人们对它的顾虑还是在的,虽然现在十三陵允许进了,进去之后大家都会看到很多禁止喧闹的标识语。

3、本命年容犯冲

一就是本命年尽量不要去,特别犯冲,本命年本身忌讳的东西就多,这种阴气太重的地方还是不去为好,十三陵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是皇帝的陵墓,皇帝的陵墓阴气稍微会更大一点,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最好,本命年的时候尽量不要去这种地方。

4、老人小孩不要去

毕竟这两类人身体比较虚弱,本身体质各方面都是不好的,陵墓里面还特别的.湿,空气质量也不是很好,进去一次对身体很不好,进这种阴气重的地方很容易生病,本身是因为环境对身体的危害,也有可能会被人说成鬼神作祟。

5、浓妆艳抹不要去

女人进十三陵不要浓妆艳抹,这是最大的忌讳,因为什么呢,在古代浓妆艳抹的大部分都是后宫妃嫔,如果你浓妆艳抹进了十三陵,不免会惊扰到里面住的皇帝,皇帝在把你当做是后宫妃嫔执意把你留在那里,后果不堪设想,后宫陪葬的妃嫔也会对你有不满。

好多人不建议去十三陵2

十三陵不要随意去参观的真相

其实这主要是和十三陵中的定陵有关的,定陵是明朝明神宗的陵墓,里面埋葬着明神宗和他的两位皇后。在1958年的时候,定陵完成了考古挖掘。但是就是这样的一次考古挖掘却带来了很多的神秘故事。其中负责挖掘的主要人物在这之后不久都不幸去世了,有的是自杀,有的是飞机出事等等。所以这也就让很多人认为是受到了诅咒。

但是其实事件的真相并不是这样,虽然说当时参与挖掘的几位主要人的结局都不是太好,但是这一切只能说是个巧合。因为参与挖掘的多数人还都是十分顺利的度过了一生的。假如是真的受到了诅咒,那么当时参与挖掘的人肯定也都会像那几位人一样,但是并没有。所以这就是一个巧合,再加上一些人的谣传,就变得十分真实了。

聊完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十三陵中都有哪些特色。其中前面说到的定陵是整个陵墓群中最随葬品最多的一个了,根据资料显示,在这个陵墓中出土了成千上万的随葬品。金、银、玉、瓷器皿等等全部都十分的多,据说这个陵墓在当时使用了800万两白银。这样的花销,真的是没有一个皇帝可以比得上的。

另外这个陵墓群众皇帝墓有十三座,妃子墓有七座,还有一座太监墓,这其中的太监墓也是历代皇帝陵寝中十分少见的,相信很多人也对这个太监墓的主人十分感兴趣吧。这个人其实就是王承恩,他是崇祯皇帝的亲信太监,跟随崇祯皇帝一起上吊自杀,后来顺治皇帝为了传颂王承恩忠君爱国的气节就在崇祯皇帝陵墓旁给王承恩修建了一个陵墓,让他守护十三陵。

好多人不建议去十三陵3

相传十三陵不要随意去参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据说在十三陵曾经发生很诡异的事情,让人不敢靠近。

为了保护这里的文物,十三陵会有官兵在这里留守,白天很少看到他们的影子,那是因为他们经常在晚上出现。十三陵是有名的旅游景点,因为古代很多帝王都埋在这里,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一睹风采,白天游客有很多,相信很多游客都听说过发生在十三陵的故事。

据了解一天晚上在这里驻守的官兵照常去巡逻,但当天晚上夜色比平时暗许多,不像平时一样还会有些月光。当时是一名老兵带着一位新兵巡查,他们主要负责一些文物的巡逻,当他们巡查结束准备回去的时候,却被一声惊叫声吓住。

当时虽然很害怕,但他们还是随着声音的来源找寻过去,当他们一路过去之后发现地上有一名男子。巡逻的两人迅速做出反应,将晕倒的男人带回到休息的地方,当这名男子清醒过来之后,他整个人有些懵,充满紧张恐惧的神情。最后这名男子在心理辅导人员的安慰下逐渐好转,当询问他为什么会晕倒在地时,这名男子身上的恐惧感更加严重,不过最后还是将他知道的说了出来。

据了解这名男子是一名盗墓贼,原本他们是三个人一起,但进来之后就分开行动,他负责大殿,但他准备撬开门锁时,却发现大殿的门锁非常难弄,但因为工具在同伴那里,所以他决定先找同伴汇合再来开锁,当他回头的时候却发现石阶上有一双绣花鞋。

重点是在放绣花鞋的上面一个台阶上有一滩水,就像是有人坐在那里一样,当时这名男子吓得不敢出声,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才是他昏厥的原因。那双绣花鞋动了一下,这名男子当场被吓晕过去。后来官兵说,这里的绣花鞋是游客留下的,并不是什么鬼神,但这个故事却传了出来。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被挖了

十三陵是谁的陵

十三陵是谁的陵,我国从古至今留下来的陵墓数不胜数,虽然大部分的皇陵因为年代过于久远而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昌平十三陵是少有的保存较为完整的陵墓,下面了解一下十三陵是谁的陵?

十三陵是谁的陵1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陵寝。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

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_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扩展资料

明十三陵建于1409~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十三陵是谁的陵2

“十三陵”一般是指“明十三陵”,也就是明朝十三个皇帝陵墓的总称。这十三个陵分别是: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和思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从1409年5月始建造第一座长陵,到1645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葬入思陵为止,历经230多年。

长陵:是明朝第3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是十三陵中建造时间最早,建筑规模最大,地面建筑保存最好的陵墓。

献陵:是明朝第4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景陵:是明朝第5位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和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裕陵:是明朝第6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茂陵:是明朝第8位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泰陵:是明朝第9位皇帝孝宗敬皇帝朱_樘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康陵:是明朝第10位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永陵:是明朝第11位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_和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昭陵:是明朝第12位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_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定陵:是明代第13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合葬陵墓。

庆陵:是明朝第14位皇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德陵:是明朝第15位皇帝熹宗_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思陵:本是明朝第16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当他在景山上吊自缢后,李自成命人将其和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名思陵。

十三陵除了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墓外,还有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一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和2位太监。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5A级旅游景区。

十三陵是谁的陵3

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2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

北京昌平十三陵是谁的墓地都有哪些陵园,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距离天安门约50公里。它们分别是明成祖的长陵、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明宪宗的茂陵、明孝宗的泰陵、明武宗的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穆宗的昭陵、明神宗的定陵、明光宗的庆陵、明熹宗的德陵、明思宗的思陵,共计十三座。

定陵是唯一发掘的陵墓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被挖了,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该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如今,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现在你应该知道十三陵是谁的墓地了,其实就是明朝皇帝皇后们的墓葬群,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虽然是墓地,但是建筑非常辉煌,而且给人一种浓重的历史感,非常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因此,现在被列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也是许多历史学家想要了解明代的途径之一。

中国第一凶墓是谁的墓

据《北邙行》记载: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古人认为,北邙山是地府入口,人后都要到北邙山等待转世投胎。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慎终追远的民族。传统观念认为,人的亡并不是终结。人后肉体虽然会腐烂消失,但灵魂却会永存。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国人对于亡人的墓葬非常重视。事者如事生,这六个字是对于中国墓葬文化的最好总结。

封建贵族们,为了在后依旧享受生前的富贵生活,往往会准备大量的陪葬品放在墓室。所谓财帛动人心,千百年来岁月匆匆,地下发生了许多故事。而墓穴的墓主为了防备盗墓者,无所不用其极。

一、我国古墓文化与丧葬观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早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迷信鬼神。所谓永生,不过是亡者自我安慰的把戏。当然了,近代科学发展历史不过几百年,古今之人的丧葬观有很大的区别。正如江海之水奔腾不归一样,古人的丧葬形式也是不断发展变化。

先秦时期,王公贵族们大多选择在平地修建陵墓,并在棺椁上放置大量的封土。而在秦汉时期,覆斗式墓葬则成了帝王将相们的新选择。覆斗式墓葬,因神似容量用具量“斗”倒扣在地而得名。让人惊奇的是,覆斗式墓葬与古埃及以及玛雅人修建的金字塔,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两晋南北朝时期,古人的墓葬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彼时华夏四分五裂,大地尽是烽烟。这个时期的达官显贵们,为了在后免于战争波及,大多都用人力采挖较大的石头。工匠们把这些石头堆积在一起砌成拱形,并在这些大石头的缝隙中填满鱼胶。这种墓葬因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多存在于北朝。

李渊父子为了彰显帝国气象,唐朝皇陵较之于前朝气势更加恢宏。唐帝陵寝多为开山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夫子的光临。乾陵即是唐朝帝陵的典范,作为高宗与武后的合葬陵寝,乾陵千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盗墓事件。而此后的宋明,帝皇陵寝更是有着千种变化。

二、盗墓贼也有很多流派,开山力士破坏最大

从古至今,盗墓贼都是官方严厉打击的对象。盗墓贼亦如武侠门派,分成了好几个不同的流派。盗墓贼的手艺大多都是父子世代相传,按说只要被他们盯住的古墓,就不会安然无恙。在盗墓贼中,有精通风水以术取胜的“雅盗”,也有只知道蛮干破坏文物的莽夫。最让考古专家厌恨的,就是空有蛮力的“开山力士”。

在湖北省襄阳市,考古专家曾经发现了一座特殊古墓。可在那座特殊的古墓中,有关学者竟然发现了八十具状各异的尸体!

这八十具尸体,并不是陪葬的奴隶。原来这些形态各异的尸体,都是觊觎墓室珠宝的盗墓贼。专家们从这些人穿着的衣服判断,这八十个人并非同时代的盗墓贼。从五代乱世再到近现代,这座古墓里面到底有着什么宝贝,吸引着众多盗墓贼?

三、流沙墓的狠辣之处

通过现场勘测,专家们发现了十多个盗洞。正当专家们以为古墓被盗挖干净的时候,事情又出现了转机。在距离安放棺椁的墓室附近,专家们发现了一个约七米深的断崖。专家推测,这座古墓很可能是传说中的“流沙墓”。

所谓流沙墓,就是古人为了防止盗墓贼破坏陵墓而设置的一道机关。工匠们把墓室上方掏空后,将流沙灌入古墓。

作为抵御土夫子的最后机关,流沙墓可谓是制裁偷盗者的大杀器。盗墓贼通常会用工具掏出一条类似于烟筒的深洞,当盗洞接近墓室的时候,流沙就会瞬间填满盗洞。而被沙子埋住后的盗墓贼,也会在短时间内因为缺氧而暴毙而亡,墓中的惨状令人过目不忘。

古墓中的八十个盗墓贼,皆于流沙。其实在别的古墓中,也不是没有于防御机关的盗墓贼。但在其他古墓中,世人尚未发现这么多惨的盗墓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座古墓又被称为“中国第一凶墓”。

流沙墓虽然十分狠辣,但凡事都有因果。盗墓贼若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打扰亡人,又怎么会惨墓中呢?歪门邪道发不了家,做人一定要走正道。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明神宗的定陵被挖

明朝有十三个皇帝的坟墓在北京也就是我们南方人所谓个北方,因为是埋了十三个皇帝,所以称“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整个陵区原来都有陵墙,正门开在南端,蟒山、虎峪巍峨两侧,好似一龙一虎踞守大门。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最为著名。目前,明十三陵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十三处明代皇帝陵墓葬有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毅宗(思宗)(思陵)等。

这些明代帝王的陵墓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不同外,其建筑布局、规制基本相同。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从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等。

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坟在南京以外,还有建文帝朱允文是被成祖皇帝夺了皇位逃出去的,不知道所踪以外,还有一个第七帝朱祁钰(代宗),因为被他的哥哥(前皇帝)夺回了皇位,不承认这个弟弟为皇帝,所以没有埋在十三陵中,只以“王”的身躯埋在别处了

十三陵没有谁的坟墓

十三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知名度很高的墓地,它位于北京昌平燕山山麓,其中埋葬了明朝明成祖(包括往后的皇帝,是许多历史学家了解明朝的途径之一,那么十三陵是谁的墓地?下面就一块来看看吧。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

明十三陵,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修建的,而且还是在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转移到北京之后才有的想法和打算。因此第一位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自然是不会葬到北京明十三陵中的。

它们分别是明成祖的长陵、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明宪宗的茂陵、明孝宗的泰陵、明武宗的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穆宗的昭陵、明神宗的定陵、明光宗的庆陵、明熹宗的德陵、明思宗的思陵,共计十三座。

谁的墓地被挖了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被挖了,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该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如今,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

十三陵没有谁的坟墓

十三陵没有谁的坟墓,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的天寿山南麓,葬有明朝十三位皇帝,因而被称作明十三陵。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十三陵没有谁的坟墓呢?

十三陵没有谁的坟墓1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乃朱元璋,但实际上朱元璋并不在陵墓里面,因为明十三陵是永乐七年也就是公元1409年才开始投入使用的,而那时朱元璋都已经去世许久了,所以明十三陵里面埋的第一个皇帝实际上是朱棣而不是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刚建国那会,京城不是在北京的,而是在南京,朱棣登基后才迁都到北京的。所以朱元璋是在南京病的,了之后自然就地在南京埋葬了,没有理由再带着遗体去北京埋,毕竟南京跟北京之间相隔甚远,古代交通不发达,都够走上半个多月了。再加上朱元璋很宠爱马皇后,于是就选择了跟马皇后合葬,至今墓穴还在南京,名为明孝陵。

朱元璋离世后,朱允炆便继位了,但朱允炆的江山坐的并不稳当,没过几年便被朱棣给夺走了,朱允炆也就离奇失踪了。朱棣当年找了他很久都没找到,至今的学者也研究不出来他究竟跑到了何处,说法虽然有很多,但却都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正因此,明十三陵里面也是没有朱允炆的墓穴,毕竟人都找不到在哪,如何去埋葬他。不过若是朱棣找到了朱允炆,虽然可能将其杀,但为了名声也会将朱允炆给埋了的,至于埋不埋在明十三陵那就很难说了。

最后没有埋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是朱祁钰,也就是明代宗,其兄长明英宗被瓦刺俘虏,而明代宗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挺身而出,逐渐改善了明朝局势,使明朝逐渐走向兴盛,是后代不少人所认可的圣明皇帝。

明英宗被救回来后,不满自己老弟当权,便发起了夺门之变,重新当上了皇帝。明英宗这点做的十分不地道,他自己重新当皇帝也就算了,居然不认可朱祁钰曾经的`地位,认为他不是皇帝,所以在其后就没有资格进入明十三陵,还把其已经修建后的陵墓给摧毁了,真是小肚鸡肠,没他弟弟说不定他自己早就身首异处了。

不过历史上还是认可朱祁钰地位的,否则明朝就是十五个皇帝,而不是十六个了。

十三陵没有谁的坟墓2

自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到1644年明朝灭亡,期间一共经历了16位皇帝。明朝最初的两任皇帝朱元璋和建文帝是定都南京的,第三任皇帝朱棣在位期间迁都北京,之后的历任皇帝也都是定都北京且葬在北京,明十三陵就是定都北京的明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

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紫金山

朱元璋于1368年定都南京建立明朝,此后一直到1398年去世时都是以南京为都城,而且朱元璋后就葬在南京。

朱元璋的陵墓名为明孝陵,是他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麓,前后修建历时25年左右,是明朝规模最宏大的帝王陵墓。

朱棣迁都北京后并未迁葬朱元璋,所以朱元璋的陵墓一直都是在南京,而不在北京的明十三陵中。

建文帝下落不明,无陵墓可言

众所周知,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当上皇帝的,其前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踪,他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

朱棣即位后曾多次派遣人员找寻建文帝的下落,但皆未能找到建文帝,正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始终下落不明,所以无论在南京地区还是北京的明十三陵中都没有他的陵墓。

明代宗的陵墓不在明十三陵中

明代宗朱祁钰的情况比较特殊,当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人所俘,瓦剌人本想以明英宗作为筹码威胁明朝投降,但是于谦及太后等人以大局为重议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因此登上帝位,是为明代宗。

后来瓦剌人见以明英宗作为威胁并不能令明朝就范,索性将明英宗放回北京,朱祁镇回京后虽被奉为太上皇,但很快就被明代宗软禁于南宫长达7年之久。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协助下成功复辟重登帝位,明代宗被废为郕王并于不久后去世,朝廷以亲王的规格将朱祁钰葬于玉泉山,其陵墓名为景泰陵,不在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

崇祯的陵墓在十三陵中

估计有不少人对崇祯皇帝陵墓的情况存在疑问,事实上崇祯皇帝陵墓的情况确实是比较特殊的。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朱由检自缢殉国,李自成将朱由检及其周皇后葬于崇祯田贵妃的陵墓中,原因是当时崇祯自己的陵墓还没开始修建。

崇祯在位十七年为什么没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一种说法是崇祯之前请风水师找过吉地但风水师说要在崇祯十七年后修建才是吉时,所以崇祯殉国时还没开始修建陵墓;另一种说法是说崇祯忙于国家大事无心修建自己的陵墓,本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后来顺治帝入关后重新修缮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田贵妃的合葬陵墓,因为该陵墓刚好也在十三陵范围内,所以说崇祯的陵墓是在明十三陵中,名为明思陵。

由此可见,在明朝的16位皇帝中,明太祖后葬于南京紫金山,建文帝下落不明没有陵墓,明代宗前被废为王,除此以外的13位明朝皇帝都葬于北京天寿山麓,所以叫做明十三陵。

十三陵没有谁的坟墓3

明太祖

明太祖建立明朝时期,大明朝的国都设在南京,大明朝建国当年,北京还在元顺帝手里,还属于大元朝的元大都。明军攻克元大都以后,北元势力曾多次努力准备夺回元大都乃至整个中国,由此,朱元璋为了拱卫明朝天下,又将北京及周围分封成“燕国”,而燕王正是后来著名的永乐帝。

朱元璋从始至终都在南京做皇帝,去世后其陵墓被安置在南京,因此明太祖的陵寝不在十三陵的范围之内。

建文帝

朱元璋后,皇位由太孙朱允炆继承——即建文帝。建文帝在位只有四年时间,就被燕王朱棣发动叛乱推翻。在混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从后续朱棣的反应来看,可以确定建文帝并非于朱棣之手,但朱棣也不确定建文帝究竟是否逃出生天。

建文帝失踪后,从南京皇宫中找到两具烧焦的尸体,朱棣坚持认为这是建文帝夫妇的尸体,并按照皇帝礼仪安葬建文帝后的尸体。不过,当朱棣坐稳皇位以后,宣布废除建文年号,将建文时代的纪年,改用洪武纪年——即法理上否定建文朝廷的合法性。而也因此,建文帝的陵墓也随之成为无人管理的孤坟,到明末,已经没人说得出建文帝的陵墓到底在哪了。

景泰帝

朱棣的重孙明英宗在位期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有雄心壮志,决心恢复元朝对中原的统治,而明英宗则自诩神武,于是御驾亲征瓦剌。不谙兵事的明英宗哪里斗得过老谋深算的也先?最终明英宗被瓦剌军活捉,明朝精锐部队也一度被全歼。

明朝朝廷很快拥立明英宗的弟弟做皇帝,是为景泰帝。景泰朝廷打退了瓦剌军的进攻,数年后,瓦剌释放明英宗返回中原。之后,景泰帝在位的第八个年头,景泰帝病重,明英宗在部分大臣的拥护下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基。

明英宗登基后宣布废黜景泰帝皇帝称号,景泰帝帝号被废,自然不能按照皇帝规格下葬,因此,十三陵里没有景泰帝的陵墓。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园开放,对外开放的是明长陵、明定陵、明昭陵附开放时间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在历史当中,涌现过无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他们或开创一个时代,其中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下面分享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1

  一、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距离北京约50公里,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现在开放的有定陵、昭陵、长陵、神道。其中只有定陵有地宫开放,这也是明十三陵最值得游览的陵墓。

  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这里出土的一千多个士兵陶俑,形象各不相同,神态生动,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三、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1988年西夏王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为了让海内外人士了解西夏历史,探究西夏文化的奥秘,着力开发了以三号陵为中心的游览区,相继建设了西夏博物馆、西夏史话艺术馆,西夏碑林等能够展现西夏深厚历史文化的景点,它是人们领略西夏文化、寻古探幽的旅游胜地。

  四、明蜀王陵

 自古有“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之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十陵街道考古发现了十多座明蜀王家族的墓葬胜迹,以僖王陵为代表的蜀王陵墓葬群拥有富丽堂皇的地宫建筑、巧夺天工的精美雕刻,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宫殿”。

 明蜀王陵以僖王陵为中心散布10余座明代蜀府诸王及王妃墓葬,形成了一处类似北京十三陵的著名王陵墓葬群胜迹。明蜀王陵的发现,对于了解明代藩王陵寝制度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是河北省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2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脚下。东,西,北四面环山。风景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坟墓都是独立的。每个坟墓都建在一座山前。长陵是明十三陵之首明成祖朱棣之墓,也是明代最大的帝王陵墓。每个墓是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寝规格大同小异。每个坟墓都建在一座山前。

 坟墓之间的距离只有半公里,多的八公里。除了位于西南角的思陵,其余的都呈扇形排列在长陵周围。在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的指导下,明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十分注重陵墓建筑与自然山河水草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368年起,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并建立了大明王朝,到崇祯皇帝公元1644年三月在景山上吊自尽,历时276年。有16位皇帝。除朱元璋葬于南京中山的明孝陵。

 朱允文在"靖难"战役中失踪;朱祁钰在夺门之变后被葬于玉泉山外,其余十三位皇帝被埋葬在昌平天寿山,故被称为"十三陵"。先后建造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和一个太监陵墓。这里除埋葬13位皇帝外,还有23位皇后,2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和一位太监。它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任皇帝熹宗朱由校和张皇后的联合墓葬。建德陵时,由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明熹宗朱由校之弟)刚刚登基,明朝正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所以财政,物力和人力上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首先,国库紧缺,资金不足。

 当时,负责公墓建设的工部尚书薛凤翔曾请求发放帑银百万两,但崇祯皇帝在募集资金后只凑够了五十万两白银,并反复"叮咛告诫,以期速成"。根据计划,将使用200万两白银建造。为了不影响建筑工期,后来在朝大臣纷纷捐款赞助陵工,才使这座墓地却勉强建成了。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3

 长陵是十三陵的第一个陵,略阴沉的天气下,松柏簇拥的红墙琉璃瓦还是很有气势的,这里是明朝皇帝朱棣,也就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和他的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也是十三陵中建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陵墓。

 “前方后圆”的.长陵是三进的院落形式,进了陵门就可见四四方方重檐歇山顶的碑亭,掩映在暗绿松柏间,趁着云层翻滚的天际分外鲜明。

 继续前行至第二进院落是祾恩门,朱漆大门趁着精致的廊顶彩绘,大气又宏伟的感觉扑面而来,月台下的御路石雕虽然历久经年还是让人觉得精美无双,一幅蛟龙出海的波澜壮阔的景象。

 穿过祾恩门就是宏伟的祾恩殿了,院落两侧摆放了黄绿琉璃打造的神帛炉,小巧玲珑又很精致,用来焚烧神帛之类的东西的。

 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神位和举行活动的大殿,也是明代皇陵中保存最完整的,殿内有60根金丝楠木的木柱,其中直径1米以上的有4根,很是壮观珍贵,也因此成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金丝楠木大殿。现在这个大殿成了展览的地方,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展示。

 踏进第三进院落就可见一座棂星门,被视为王室的象征,是宫室,陵寝和庙坛之中常见的标志性建筑。

 穿过棂星门,越过石五供,就是方城和明楼了。方城里有一个平面走向的劵洞,可由此登上明楼,俯瞰长陵的全景,明楼里立有圣号碑。明楼作为每座陵墓的标志,也是中轴线上最高的建筑。

 自此,就算逛完了这个三进院落的明十三陵长陵了,感觉最大的看点就是祾恩殿了,从我们进入长陵到游览完出去,一直是清清静静的样子,游人很少,加上略带乌云的阴天,感觉很适合长陵的氛围呢,抛开了都市喧嚣,感受宏达古建筑极其辉煌艺术成就带来的无限遐想,也是不错的体验呢。

十三陵位于北京以北30千米的昌平县内,是由明成祖朱棣及以后的共13位皇帝的墓地,是我国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较为完整等特点,好多小伙伴不知道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园开放,下面就一块看看吧,开放了3个陵园,10个陵园未开放。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园开放

目前只开放了明长陵、明定陵、明昭陵、总神道、居庸关。

明长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明长陵全景

明定陵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明昭陵

明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_(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也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该陵第一次形成了哑巴院形制,影响了此后的明朝诸陵及清朝入关以后的多座陵墓。明昭陵建筑规制有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平面布局严谨,施工精细,依山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左右配殿分别有史料陈列,介绍明穆宗和孝懿、孝安、孝定三位皇后的有关情况,以及明代亲王、妃嫔的墓葬规制。

明昭陵

总神道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现除桥涵建筑已残坏外,其他墓仪设施保存较好。1989年至1995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神道先后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保护性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

居庸关

居庸关长城是万里长城上著名的军事古关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守土戍边的雄关险隘。这里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怡人。素有关沟72景的美称。早在金代便以居庸叠翠名列燕京八景之首,清乾隆皇帝曾亲笔手书居庸叠翠。从金代经元、明、清七百余年,燕京八景第一胜景就是居庸叠翠。居庸关长城集雄、奇、险、峻于一身,东跨翠屏山,西跨金柜山,如鲲鹏展翅,全长4142米,古时就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清乾隆帝的这两句诗,道出了居庸关的雄伟险要。

开放时间

未开放陵寝

明永陵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_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明裕陵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明献陵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寝

明庆陵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明茂陵明代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和皇后孝贞王氏、孝穆纪氏、孝惠邵氏的合葬陵墓

明康陵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

明景陵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明泰陵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_樘及孝康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明思陵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明德陵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