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攻略

北岳恒山简介150字-北岳恒山简介

北岳恒山简介150字-北岳恒山简介

北岳恒山

恒山是中华五岳之北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其山脉始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止于太行山,东西绵延五百里,横跨塞外。共有一百零八峰。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浑源县境内,海拔2016.1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被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属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区。先后荣获“山西省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青年文明号”以及“国家旅游名片”等荣誉称号。

金龙峡

金龙峡,居于天峰岭和翠屏峰之间,峡谷幽深,峭壁侧立,石夹青天,最窄处不足三丈。这里是古往今来的绝塞天险,交通要冲。北魏时,道武帝发兵数万人,在这里劈山凿道,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宋代时,杨业父子在这里以险据守,抵抗外族的侵入。

金龙峡内,悬崖中腰有古栈道盘绕,名为"云阁"。金龙峡古栈道遗址位于浑源县永安镇唐庄子村南1.5千米,唐峪河金龙峡口处,恒山天峰岭与翠屏山的峡谷间峭壁上。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据《浑源县志》记载,开凿于北魏时期,明清时期均有修葺。位于金龙峡最窄处,南北交通要道。

古人沿峡东崖绝壁间凿崖插木,飞架栈道。建有一座连接东恒山松西的高空飞桥,合称云阁虹桥,后成为恒山十八景之一。 现存古栈道位于金龙峡东西两侧山崖峭壁上,为南北走向,木构已毁,现仅存栈道插孔。东崖壁现存古栈道约200米,崖壁上现存明清时期摩崖题刻“清气”。西崖壁现存古栈道约80米,崖壁上现存明清时期摩崖题刻“奇观”。恒山松,风格别致,形状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状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称这为"四大夫格"。这四株古松,根部悬于石外,紧抓岩石,傲然挺立,气势不凡,别具风格。

桃花洞

经过2012年全面绿化和整修,恒山桃花洞渐成北岳胜景。春夏之际,盛开的桃花与杨柳新绿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游客踏青赏花。

桃花洞古已有之,属恒山"七宫八洞十五庙"之一,位于真武大殿后的恒宗峰上。洞口坐北朝南,高有丈余,宽近八尺,入深约15米。传说,这里是桃花仙女修行的所在。玉女原在王母娘娘蟠桃园值守,后下凡投胎到北岳富户人家,因素喜桃花,人称桃花女。桃花女善禳镇之术,常为百姓破解疑难杂症,故得百姓爱戴。

虽然桃花女的故事是传说,但桃花洞外的奇花异景却真实存在。这里集中着大量恒山桃花群,历百年而茁壮常新,清明前后桃花盛开,红若香珠,灿若彩霞,点缀着山谷,传递着春意。

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大同市浑源县,距大同市区62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仙人洞府

教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五洞天 北岳恒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物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即现今大茂山。

谢谢亲们的阅读,感谢!

北岳恒山在哪个省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闻名天下的道教名山,除为三教合悬空寺一庙宇之外,恒山大多为道教宫观。恒山山脉始于太行山,横跨塞外,东连燕山,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东西绵延五百里(横跨今山西宁武、朔州、代县、应县、繁峙、山阴、浑源、灵丘等县),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号称108峰,东西绵延150公里,横跨山西、河北两省。它西接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天峰岭与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 苦甜井位于恒山半腰,两井只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凉,被称为甜井;另一井水却苦涩难饮。甜水井井深数尺,却取之不竭,可供万人饮用。唐代时,唐玄宗李隆基曾赐匾甜井为“龙泉观”。 门票

进山费:20元

寺群门票:35元

停车费:10元

缆车通票:54元

悬空寺:130元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

狭义的恒山,即所谓“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等,明末清初被确定为“五岳”之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

广义的恒山,或称恒山山脉,是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部、河北省张家口市南部,桑干河、滹沱河之间一系列山峰的总称,大致西南,东北走向延伸,东西长近300公里左右,南北宽80公里左右,最高峰为山阴县、应县边界处的馒头山,海拔2426米。

恒山地形

恒山山地的排列及形态受断层控制,沿断裂沉陷带发育了桑干河谷地、浑河谷地、滹沱河上游谷地,其间的隆起带则形成大体平行斜列的六棱山、恒山。这些山地都是北侧翘起的断块山地,其北坡极为陡峻,平地拔起,断崖如削。

南坡则较和缓,分水岭偏于北侧,山间小盆地的形成受构造控制,其中广灵和灵丘盆地为断陷盆地,且广灵盆地与浑河谷地,灵丘盆地与滹沱河上游谷地遥相对应,似有构造方面的联系,山体大都由前寒武变质岩系组成,原是一个长期隆起,遭受剥蚀的古陆一,经北台期剥蚀夷平成为准平原化地面。

以下参考,百度百科—恒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