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攻略

国有景区门票降价为什么-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不但直接触及景区的经济利益

国有景区门票降价为什么-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不但直接触及景区的经济利益

许多景区门票降价了,因为降价没诚意,降价幅度很小,所以游客更加不愿意去那里了。各地景区门票降价了,但降价幅度很小,大都是10元、20元的象征性降价。以前,各地景区以各种理由不停涨价,使国家发改委的“限涨令”沦为“涨价令”,各地景区期限一过就立即开启门票涨价周期。而且,门票涨价还很高, 30%以上的涨幅起步,部分景区门票价格甚至翻倍。曾经引起社会公愤,遭到大众集体批评。

现在,景区在全国两会精神的指导下,开始步入降价周期。但却动作迟缓,拿出的降价方案也是令人失望,降幅有点“小心眼”与之前的涨价相比,天壤之别。目前很多5A级景区,门票价格要几百元,一家三口门票就要花费上千元,很多人大喊“玩不起”。既然要降价用于让利于民,就该拿出诚意来,降价的幅度大点,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优惠。

门票价格过高,因为游客预算有限额,只能减少别的的消费。会对别的旅游环节造成压迫,导致整个旅游产业链畸形,陷入“门票经济”的困难境地。与高价门票形成对比的,则是部分地区敢于“吃螃蟹”,推出免门票政策,比如杭州的西湖、南京的中山陵、济南的大明湖等处,也有5A级景区参与在内。

事实证明,免门票虽然减少了门票这部分收入,却吸引了更多游客。令整条产业链得以受益,促进了地方整体旅游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各地政府应该算清楚旅游经济的大账,不要痴迷于“门票经济”,要将眼光放长远,舍弃门票收入或大幅度降低门票价格,甚至敢于推行免门票政策,依靠景区旅游资源与服务品质吸引游客,将游客留下来安心消费,把旅游经济的蛋糕做大做好。

为何有些景区门票降价显得没诚意?

要解决题主所问的问题呢,首先我们要分析下什么是门票依赖。门票依赖是指旅游景区依靠门票收入而形成的经济模式。对国内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来说,门票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支柱。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旱涝保收”“坐着收钱”的门票经济商业模式正成为过去时。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的通知》,要求大范围推进重点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所以,今年去旅游时,不少居民惊奇的发现,景区的门票比往年有所降低。

门票价格降低了,那景区的收入又该如何保证?有数据表明,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丰富景区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构成,是留住游客、增加收入的根本做法。围绕提升服务质量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才能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让旅游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需要提醒的是,景区门票降价后,服务不能降质,相反需要跳出狭隘的“门票经济”思维,探索多种营收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优质的增值服务。

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并非短时间可以完成。但这个节点像一把标尺:是让服务随门票而降,还是让服务质量在门票降低后反提升,就看各景区对服务和转型的态度和决心了。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并非短时间可以完成。但这个节点像一把标尺:是让服务随门票而降,还是让服务质量在门票降低后反提升,就看各景区对服务和转型的态度和决心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部署,今年9月底前,一批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将降低。各地区不得避重就轻,流于形式;不得明降暗升,提高景区内交通运输等其他游览服务价格,变相增加游客负担。目前,贵州、云南、湖北等省份陆续公布了景区门票降价时间表和降价方案。其中,从8月20日起,广西桂林象山景区门票价格从现行的70元/人次降为60元/人次。

各地景区门票终于降价了,这当然是好消息,但降价幅度都不大,大都是10元、20元的象征性降价。前些年,各地景区以各种理由轮番涨价,导致发改委的“限涨令”沦为“涨价令”,各地景区期限一过就开启门票涨价周期。而且,门票涨价幅度还很高,动辄30%以上的涨幅,部分景区门票价格甚至翻倍上涨,一度引起社会公愤,集体批评景区依靠垄断牟取暴利,将游客当成“唐僧肉”盘剥。

可如今,景区在全国两会精神的指导下,开始步入降价周期后,却一反常态,扭扭捏捏动作迟缓,拿出的降价方案亦令人大失所望,降幅有点“小家子气”,与之前的“火箭式涨价”,简直是天壤之别。比如目前部分5A级景区,门票价格动辄数百元之多,一家三口出游,仅门票费就要上千元,经济负担很大,很多人都高呼“玩不起”。既然要降价让利于民,就该拿出诚意来,把降价的幅度定大点,让民众切实体会到优惠。

景区门票价格过高的话,游客预算有限,只能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就会对其他旅游环节造成挤压,导致整个旅游产业链呈现畸形化发展,陷入“门票经济”的困境。与高门票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部分地方勇于“吃螃蟹”,纷纷推行免门票模式,诸如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济南大明湖等,其中不乏5A级景区。

事实证明,免门票模式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却吸引了更多游客观光消费,令产业链得以普遍受益,反而促进了整体旅游经济的增长,真正实现了全域旅游经济。由此可见,各地政府应该算旅游经济的大账,不要固执于“门票经济”,要将眼光放远点,舍得割弃门票收入蛋糕,大幅度降低门票价格,甚至敢于推行免门票模式,依靠景区旅游资源、服务品质吸引游客,将游客留下来放心消费,把旅游经济蛋糕做大做好。

来源:潇湘晨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