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移民最容易的国家-瑞典不适合华人生活
1、地理环境:20世纪初至今一百多年来,中国人远涉重洋,到北欧瑞典,最初以求学业、出劳力为主,北欧瑞典等主要国家足以让中国人施展才能,加之北欧气候不如西欧南欧,求学打工者止步于北欧瑞典以南。
2、宗主国因素:英法德奥意西葡等国最早在华设有使领馆,华人与之利益与人员往来渐多,又被他们带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或“母亲国”,北欧国家中只有丹麦与列强一道在华有使领馆,无奈国小又无殖民地,自然没有人员吸纳功能。
3、文化背景:英法意西等国与中国交往早、程度深,彼此之间文化接受度逐渐提高。相比较而言,北欧瑞典诸国文化背景类似德国又各有特点,华人接受程度相对不高,居留者不多。
4、传统因素:北欧瑞典人宗教情怀较浓,悲悯感强烈,而中国人多不信教,缺少了沟通语言。
瑞典移民真实生活分享
大多数瑞典人的内心是很善良的,可是很多外国人到了瑞典的时候还是感觉到瑞典人的冷,这种冷不是不热情,而是是一种走不进的距离和疏离感,他们很安静,很有礼貌,文质彬彬,你遇到困难也会伸出援手,可是却无法拥有一起大块喝酒,大块吃肉的畅快感,永远不要想象可以和瑞典的朋友好到穿一条裤子,他们从小自我,独立,好的教养意识让他们大多数的时候都表现的很高素质,至少在公共场合的时候是这样的,没有谁有野蛮或者无赖的举动,几十年的老邻居相处的很和睦,每天一起喝咖啡,却可能永远不知道各家其中的各色隐事,个人隐私,久远的故事,无论怎样个人的选择都会被普遍尊重, 比如同性恋,比如终身不嫁, 终身未娶,除了涉及人品的行为没有人会对别人的生活说三道四,当然如果是不道德的行为还是会被大部分人鄙视。
瑞典的男人也大多数很腼腆,除非他们喝过酒才会和女孩子搭讪,否则无论你多么漂亮迷人,风情万种在瑞典的街头都没有男人的注视或者口哨,抑或嬉皮笑脸的搭讪。街上的人都行色匆匆,除了夏天明媚的阳光下碰到陌生人会打个招呼,或者善意的微笑,多数的时候瑞典人的脸上都挂着距离感。
和一个瑞典人讨论过他们的冷漠,瑞典人的自我解释是人家说美国人像水蜜桃,外表甜美柔软,内核确是坚硬的,瑞典人就像坚果,外面是一层坚硬的壳里面确是柔软芬芳的。听说想和瑞典人交知心的朋友,要付出几年或者半生的时光,但是一旦成为他们的朋友,那友谊却是终生的。
在瑞典,没有人情事故,没有趋炎附势,都是淡淡的来淡淡的去。没有腐败,没有绿灯,一切都按原则和规则,少了很多人情味也少了很多虚与委蛇。
为什么北欧华人不去
很多人会选择瑞典移民,那么瑞典移民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呢?下面和出国移民网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瑞典移民真实生活
旅居瑞典多年的我,在此,说说我的瑞典移民生活 。供您启程之前再斟酌。毕竟,移民意味着,远离故土,远离你的根基。此去遥远,亲情捉襟见肘,唯有冷暖自知!
我也是一个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定居诺贝尔故乡的移民者。多年的瑞典生活,感觉到,生活在非本族群文化土壤里的我,时刻要遭受或深或浅的变异和挣扎。
首先是 语言问题 :
·如果你会语言,你也有用词不恰当之处,就拿英语来说吧。
“I know”可能是被中国人用得最多,而最不被洋人接受的一句话。当一个教师向你解释某个问题时,你如果连说两遍“I know”,也许,他不会再跟你说什么了。用“I got it。”就顺耳得多,或者“I’m not clear about it。”“It’s past my understanding。”或“It’s beyond me”。
前段时间,一已为瑞典子的朋友,由于运动量太大,而膝盖骨积水。瑞典语相当流利的她,竟然对我说,4月份,她要回中国治病。因为,她跟瑞典大夫,实在表达不清楚腿骨处的异样感觉和痛楚。 更多的则是隔在思维和表述之间深深的语言沟壑。
·如果,你不会语言,那就相当于你是文盲。处处,你都不方便。还说你生病了,去见大夫。虽然政府会给你安排免费翻译人员,但,你想想,你生病时的每一个感受。恐怕自己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况要通过他人之口表述。更尴尬的是,翻译人员到底说了什么,你永远不知道!医生怎么医嘱,你更是云山雾罩!整个过程,你是一哑巴加聋子!那场景,只恨天涯行役苦。
3月18日,我等了一年的牙齿矫正手术终于开始了,但当我被笑容可掬的护士和万分亲切的大夫迎接到干净整洁的治疗椅10分钟以后,我发现,手术并非是将我有缝的门牙矫正收紧,而是将缝隙用医用材料填补!醒悟过来的我,礼貌的拒绝了他们的治疗,但为此,我付了2950克朗,还耽误了一天的工作时间。后来才知道,是我的翻译当初并没有将我的治疗要求向我的主治大夫表达清楚。只怪自己,不懂瑞典语!哑巴一个!
再是 融入问题
我们小区都是独立的villa,40多户邻居,他们非常客气礼貌,每次见面都亲切的打招呼,几天不见,还和你热情拥抱。但我们住了快两年了,他们仍和第一天见面时一样,永远那么生分,我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在哪,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哪里上学。
老师,父母以及长辈们,直接称呼名字。我曾经努力了三个月,终于大胆的将“teacher”换成了“susanne”。结果,自己都吓坏了!“天地君亲师”,我怎么能直呼其名呢!要是让做了一辈子教书先生的老父亲知道了,还以为我出国忘了本呢。
瑞典人的活动以家庭为单位,三年来,我没能和任何一位女士一起喝咖啡,做spa,逛街。好像这里没有闺蜜!
总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思索瑞典的社会环境,感到它对每个人的衡量和要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体系的缩影:在思想、学术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上,个人享受极大的自由,哪怕离经叛道者也总能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而在道义与品行上,却有严格的界限,使得社会的每一员、每一个机构和团体都在强烈的角色意识下运作。这些界限都有像学校的校规这种行之有效的戒律予以保障,在少年时便深深烙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而作为初来咋到的我们外乡人,融入,是何等的艰难!
每天,我都以一个外来者诚惶诚恐的视线观察着这周围的一些规矩,我认为能够将它们内化才是我融入新环境的标志。但,何时呢?
还有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如果,邻里之间,孩子串门,你千万不要给他(她)食品,因为,你不知道,他(她)是否会过敏,产生危险!甚至,一家人正在吃饭,邻居家的孩子,在旁边正眼巴巴的瞅着你,你也最好不要用餐。除非,你已经事先经得他(她)父母的同意!
瑞典人有很多节日,复活节,仲夏节,露西亚节,圣诞节等等,都带有一定的宗教意义。每逢圣诞节,我也会买圣诞树,放在客厅,挂上礼物。我也认真的想到上帝。但,我不懂礼拜,不会唱赞美诗,不去教堂。更不知道,给孩子讲述每一个节日的传说,以及每一个节日代表的意义,习惯,禁忌等等。
瑞典孩子18岁了,自己出去租房子。宁可向政府贷款,也不联系父母!
瑞典幼儿孩子上学坐校车,上fritids(托管班),爷爷奶奶也不操心,因为,爷爷奶奶得打高尔夫,或者,度假!
儿女不在父母身边尽孝。父母们给政府交了一辈子的税,最后,政府把他们交给护工和老年公寓。
邻居都自己建新房子,自己修理汽车,游艇,更别说那老大的院子里的姹紫嫣红的花草,硕果累累的果树。一到节假日和周末,他们穿上工装,修车,装电器,装修房子,清洗院子,打理游泳池等。
车灯坏了,灯泡20克朗,但,手工费要100克朗。新衬衣30克朗,改袖子90克朗。
Ikea的家具都得自己组装,还得自己运输,要不,租车,组装的费用比家具还贵!
凡此总总,都不是我能很快适应的。因为,我们从小就心无旁骛地学习数理化。
还有那或多或少的种族歧视
作为一个由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美国民众在移民问题上所保持的宽容和理性的态度,让人想起纽约自由女神像基座上镌刻的那首十四行诗:“把那些无法靠岸颠沛流离的,无家可归骇浪中惊惧的灵魂,都交给我,我在金门旁高举灯火。”(The wretched refuse of your teeming shore,Send these,the homeless,tempest-tossedto me,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但,欧洲国家,普遍的都有种族歧视,或多或少,取决于国民的整体素质!虽然,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海外华人的地位也相应提高。但,要想在骨子里透着高傲的洋人社会里,生活的心情愉悦,何等艰难!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华人移民到海外国家,鲜有人可以真正取得和国内相同的社会地位。“美国也好,欧洲也罢,国外的移民政策,往往看中的还是移民者对本土经济增长的帮助,而绝不是为了这些移民者着想”。各种隐性的种族歧视,藏在移民生活的边边角角里,谁都很难规避。”
也就是说,移民除了可能承受高额的纳税之痛外,还承受着语言、信仰、生活习惯、交际圈子、种族歧视等诸多因素的困惑,更多的时候,移民者潜意识的认为自己移民后成为了“二等公民”。 赤裸裸的现实残酷而冰冷,磨去了你意气风发的洒脱和指点江山的意气。也许只有远望外国才潇洒,因为当你真地在这里生活打拼,一切的优雅大气都成了奢侈。孤苦无奈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也许,人只有在远离自己居住地时,才能获得最为强烈的归家之感,通过触摸陌生的土壤和呼吸别样的空气,人才能在风中感觉到些微远古的韵律,当代人的脉搏和人类的祖先才产生片刻的共鸣。归家,也许恰恰是旅行的真正意义。
“家”,远隔千山万水的“家”,您得落地生根,重新建立!
谈何容易!
编者注:
也许,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恨恨的问:“那么多无奈与失落,你为啥不回来呢?”。是的,我能理解!但纵有千般无奈,万般失落,我还是愿意留在瑞典。因为,生活的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尊崇自己内心的需求!毕竟,这些喜怒爱恨,相比国内严峻的生存环境,我还是选择先活着!有尊严的活着!
在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相信没有父母会希望公务员是择业的第一选择,没有父母会把喝酒唱歌拼抢座位当作社会里谋生的必要技能来传授,更没有父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骨肉在虚伪和不快乐的氛围里成长和生活。 产品安全、劳工惯例、裙带关系和行贿受贿等社会现象也不那么理直气壮。
也就是说,移民是应该考虑的。只是,往哪移?如何移?“移民是一种选择,与幸福无关,与能力无关!”,以我的切身感受,写出走出国门的真实生活,为的是您选择对了,以便您的移民旅程走的更从容些!毕竟,国外,蓝天白云是我们的向往。还有文化的教养,社会的担当,自由的灵魂等等,有利于我们的孩子成长!
瑞典对华人有无种族歧视
北欧华人不去的原因:气温不适合、工作要求高、文化思维差异。
北欧(NorthEurope),又称北欧五国,是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及其附属领土法罗群岛、格陵兰岛、奥兰群岛和斯瓦尔巴群岛统称,北欧五国的历史背景紧密相连,生活方式,宗教,社会和政治制度也相近,政治上虽然不是共同体,但都参与北欧理事会,泛斯堪的纳维亚主义运动试图在19世纪将丹麦,挪威和瑞典联合成一个国家。
随着20世纪初芬兰的独立以及20世纪中叶冰岛的独立,这一运动扩展为建立现代的北欧合作组织,其中就包括北欧理事会;语言上有两种语系,分别为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北日耳曼语支(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冰岛语)、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语),五国信徒比例最多宗教均为基督教路德宗,且都是高度发达国家。
北欧的气候类型
由于北欧地处北温带向北寒带交界处,大部分地方终年气温较低,广大内陆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只有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部分为苔原气候,由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产生的源地,冬季常受北极气团侵入,暖季有时受热带大陆气团伸入。
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较高,气温年较差大,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且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又有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气团的调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欧
中国人适合在北欧定居生活吗?
生活上没有歧视
但是生意上就没准了,欺生的现象每个民族都有
移民是要看你个人的年龄和资历。可以对照瑞典移民局的要求
不过如果仅仅是公司的话,可能要运作5年以上才可以考虑。并且本人要常驻瑞典
瑞典华人分布
确实根据我们的观察,早期移民在北欧,并不是很适应。主要是体现在当地华人少,以及适合华人从事的行业,并不是很多。这主要是由于过去移民北欧的华人整体社会地位较低所导致的。目前新一代移民,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当地主流社会的圈子里,对于海外的生活也更加得心应手。
总而言之,移民北欧,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以及过硬的专业能力!
祝你好运!
瑞典VS挪威
根据瑞典统计局的数据,瑞典全国大约有四万个华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内地。在瑞典的华人中有四分之三,约三万人居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约4000人居住在瑞典的另一个大城市哥德堡,其他少部分华人大都居住在著名的商业城市索尔纳,世界百强学校之一隆德大学的所在地隆德,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乌普萨拉等城市。
我在瑞典和挪威都待过几年。
舒适度的和人文环境的话,瑞典更适合居住。(虽然工资挪威高点,但加上高税收,其实都差不多了。大部分中国人朋友都觉得瑞典更适合自己居住点)。
挪威没有瑞典国际化开放化,所以挪威人大部分思想和穿着都比较保守。那些网上有名的街拍,瑞典的就有很多,可是你很少见到挪威街拍吧。。。。
瑞典国际化工业和企业更多,所以外国人也多些。感觉瑞典人的英文比挪威人的好。人文环境更好,学术造诣也更高,排名靠前的大学瑞典就比挪威多。
交通,挪威的公路很窄很窄很窄。。。一般只有两车宽。你去了瑞典忽然觉得大马路真好啊!宽宽的,大气的感觉。
虽然北欧都很冷清,但相比于挪威,瑞典稍微热闹点,不会太太太无聊。
总之,我和朋友都是喜欢瑞典比挪威多点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