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攻略

九溪十八涧徒步路线图-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徒步路线图-九溪十八涧

说走就走的徒步就这么快乐,去西湖群山徒步,九溪十八涧一日徒步,漫行九溪烟村,西湖龙井村茶田,边锻炼身体边看风景。接下来推荐杭州九溪十八涧一日游的攻略。

具体路线:

九溪公交站九溪烟树理安寺杨梅岭满觉陇(午餐)贵人阁虎跑公园(晚餐)

交通:

杭州市内交通,可以百度地图导航:

去程:地铁4号线(火车东站-水澄桥站 5?)A口出来直走转314路到九溪-公交车站 (3?)1h

回程:打车至水澄桥站(12?),地铁4号线至火车东站。

1、九溪公交站-杨梅岭村(2h)

沿途有厕所, 可以在这里解决, 后面就少了。

2、满觉陇(午餐)1.5h

3、满觉陇-汤屋-贵人峰顶贵人阁 (1.5h-2h)

满觉陇-贵人阁满觉陇分叉口(30min)-贵人阁(15min)

汤屋 - 导航?下满觉陇75号,有个胡同,沿着胡同直走看到洗手间和千与千寻汤屋一直沿着山路向上

汤屋去往贵人阁的路上会经过茶园和当地人的墓地

贵人阁可以360°远眺钱塘江和西湖,望远镜有故障,关注公众号后没找到付款的地方。

4、贵人阁-虎跑公园? 25min

四点半后济公、弘一法师纪念馆关门

虎跑公园曾为李叔同弘一法师断食禅修地, 这里还有济公塔院。走进公园给人一种出离尘世的清幽。

物品清单

舒适轻便的鞋子、防晒、遮阳帽、防蚊水、湿纸巾、干毛巾、登山杖、矿泉水、小零食、急救包(两个人三支水,就算没带够路上也有补给)

徒步tips

①建议长袖长裤户外速干衣物

②建议携带双肩背包

③建议徒步鞋、登山鞋

④建议携带1-2瓶水,适量零食

个人经验:徒步的朋友一定做好准备,这样徒步才快乐。九溪烟树马上将迎来一年中最佳观赏期,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沿途景色也不停的变幻,有机会可以多去看一看。

九溪十八涧是怎么形成的?

1. < >文言翻译

记九溪十八涧

作者:林纾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象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象橱,有的象桌子,有的象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叠,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出山巳亭午矣。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

2. 九溪十八涧文言文翻译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

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像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像橱,有的像桌子,有的像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3. 《记九溪十八涧》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品原文记九溪十八涧(一) 过龙井山数里(2),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

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3),踵趾错互(4),苍碧莫辨途径(5)。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6)。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7)。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

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8),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9)。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

春箨始解(10),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11)。怪石折叠(12),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13)。

即林表望之(14),滃然带云气(15)。杜鹃作花(16),点缀山路;岩日翳吐(17)。

出山已亭午矣。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18)。

同游者达县吴小村(19)、长乐高凤岐(20)、钱塘邵伯炅(21)。作品翻译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

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

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

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

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

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

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像是老人稀稀的头发。

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像橱,有的像桌子,有的像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顶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

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

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

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作品注释(1)九溪十八涧:在浙江省杭州市烟霞岭西南,发源处为杨梅岭,山径一道甚平坦,可自烟霞岭直达理安山。

(2)龙井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出产名茶龙井茶,其地有历史悠久的龙井寺,寺内有井,泉水出自山岩,甘洌清凉,四时不绝。(3)不峭而堑:不陡峭而多壕沟。

堑,本指壕沟,这里指山的沟壑。(4)踵趾错互:山脚互相交错。

(5)“苍碧”句:一派深绿,连路也辨认不出。(6)旋:立即,不很久。

(7)数倍于九:数字比九多一倍。(8)沮洳:湿润,泉泥相和。

(9)渟蓄:水积聚而不流。(10)春箨(tuò)始解:春天的笋壳开始脱落。

箨,包在竹笋外面的笋壳。(11)晞发:稀稀的头发。

(12)折叠:重叠。(13)若函书状:像一匣子一匣子的书的样子。

(14)林表:林外。(15)滃然:云气四起的样子。

(16)杜鹃作花:杜鹃花都开花了。(17)岩日翳吐:山岩下,太阳有时被遮蔽,有时又露出来。

(18)光绪己亥:1899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五年)。光绪,清德宗年号(1875—1908)。

(19)达县:今四川省达县。(20)长乐:今福建乐县。

高凤岐:福建长乐人,字啸桐,号媿室主人。光绪年间(1875—1908)举人,官至梧州知府。

工古文词。(21)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邵伯絅(jiǒng):事迹不详。九溪十八涧(二)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

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

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涧内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迹,今都湮没无存。

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作品翻译 九溪在烟下岭的西面,在龙井山的南面,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它的路径崎岖,草木茂盛,人迹罕至,幽美寂静,别有一番天地,并不像人间那么喧闹。九溪下面是十八涧,古代这还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古迹,但现在都已荡然无存。

而此地又远离城镇,在江流的偏僻处,对西湖一带非常熟悉、有阅历的人,他们把西湖的各个名胜都寻访遍了,但问到九溪十八涧,都对它的位置表现出不知所以的样子。

4. 记九溪十八涧文言文 答案

过龙井山数里(2),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

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3),踵趾错互(4),苍碧莫辨途径(5)。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6)。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7)。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

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8),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9)。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

春箨始解(10),攒动岩顶,如老人稀发(11)。怪石折叠(12),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13)。

即林表望之(14),滃然带云气(15)。杜鹃作花(16),点缀山路;岩日翳吐(17)。

出山已亭午矣。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18)。

同游者达县吴小村(19)、长乐高凤岐(20)、钱塘邵伯炅(21)。

5. 《记九溪十八涧》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品原文记九溪十八涧(一) 过龙井山数里(2),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

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3),踵趾错互(4),苍碧莫辨途径(5)。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6)。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7)。

余遇涧即止。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

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8),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渟蓄犹见沙石(9)。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

春箨始解(10),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11)。怪石折叠(12),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13)。

即林表望之(14),滃然带云气(15)。杜鹃作花(16),点缀山路;岩日翳吐(17)。

出山已亭午矣。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18)。

同游者达县吴小村(19)、长乐高凤岐(20)、钱塘邵伯炅(21)。作品翻译 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

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

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

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

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

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底。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

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像是老人稀稀的头发。

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像橱,有的像桌子,有的像一函书的形状。向树林顶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

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

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

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作品注释(1)九溪十八涧:在浙江省杭州市烟霞岭西南,发源处为杨梅岭,山径一道甚平坦,可自烟霞岭直达理安山。

(2)龙井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出产名茶龙井茶,其地有历史悠久的龙井寺,寺内有井,泉水出自山岩,甘洌清凉,四时不绝。(3)不峭而堑:不陡峭而多壕沟。

堑,本指壕沟,这里指山的沟壑。(4)踵趾错互:山脚互相交错。

(5)“苍碧”句:一派深绿,连路也辨认不出。(6)旋:立即,不很久。

(7)数倍于九:数字比九多一倍。(8)沮洳:湿润,泉泥相和。

(9)渟蓄:水积聚而不流。(10)春箨(tuò)始解:春天的笋壳开始脱落。

箨,包在竹笋外面的笋壳。(11)晞发:稀稀的头发。

(12)折叠:重叠。(13)若函书状:像一匣子一匣子的书的样子。

(14)林表:林外。(15)滃然:云气四起的样子。

(16)杜鹃作花:杜鹃花都开花了。(17)岩日翳吐:山岩下,太阳有时被遮蔽,有时又露出来。

(18)光绪己亥:1899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五年)。光绪,清德宗年号(1875—1908)。

(19)达县:今四川省达县。(20)长乐:今福建乐县。

高凤岐:福建长乐人,字啸桐,号媿室主人。光绪年间(1875—1908)举人,官至梧州知府。

工古文词。(21)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邵伯絅(jiǒng):事迹不详。九溪十八涧(二)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

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

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涧内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迹,今都湮没无存。

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作品翻译 九溪在烟下岭的西面,在龙井山的南面,九溪水曲折回旋,它曲曲折折了九回才流出,所以称它为九溪。

它的路径崎岖,草木茂盛,人迹罕至,幽美寂静,别有一番天地,并不像人间那么喧闹。九溪下面是十八涧,古代这还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古迹,但现在都已荡然无存。

而此地又远离城镇,在江流的偏僻处,对西湖一带非常熟悉、有阅历的人,他们把西湖的各个名胜都寻访遍了,但问到九溪十八涧,都对它的位置表现出不知所以的样子。

6. 《九溪十八涧》译文

记九溪十八涧 作者:林纾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过龙井山再走几里路,一股清凉澄澈的溪流映入眼帘,这是九溪北去的清流,溪水发源于杨梅坞。

我沿这条溪流上行,是从龙井开始的。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发源于杨梅坞,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是流经万山丛中而来的。这些山并不陡峭却很多沟壑,山脚相互交叉,树木丛生,茂盛苍翠,看不清上山的路径。

沿着溪流找山路,看见东边又看不见西边;前面象是路阻断了,走上去却发现有路。凡是水没有流进溪的都叫做涧,一共有十八条涧,正好是九条溪的一倍。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沿溪取道,东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我往上走,遇到涧就停下细看。

流过山涧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块横阻在中间。流水和石块撞激,使水面的水草来往舞动。

溪流宽有四五尺,水浅的地方是浅滩,水从草丛中流过去;稍深一点的地方,虽然水积得深,但还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231633265沙底。 余遇涧即止。

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水石冲激,蒲藻交舞。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淬蓄犹见沙石。

山上茶树多,枫树多,松树多。走过了小石桥,在通向安理寺路上,岩石更加怪异。

春笋开始脱壳,在岩顶上随风摆动,象是老人稀稀的头发。怪石重重叠叠,在山腰隐现,有的象橱,有的象桌子,有的象一函书的形状。

向树林预上望去,淡淡地罩着云气。杜鹃花正盛开,点缀着山路。

太阳一时被岩石遮住一时又露面。我们走出山坳,已经是中午了。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

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怪石折叠,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

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杜鹃作花,点缀山路。

岩日翳吐,出山巳亭午矣。 这次游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初六。

和我同游的,是达县人吴小村,长乐人高凤岐、钱塘人邵伯絅。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絅。

九溪十八涧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边的鸡冠垅下。上端,一方起自龙井,一方连接烟霞三洞,下端贯连钱塘江,上下7公里。

九溪的水发源于杨梅岭,沿途汇合了青湾、宏法、方家、佛石、百丈、唐家、小康、云栖、渚头的水,所以叫九溪。这九条溪水,一路上穿林绕麓,不知汇合了多少细流。“九”与“十八”是表示多的意思。

九溪十八涧的地质构成,基本上是沙岩。山坡陡峻,谷底基岩裸露,沙岩堆积很少,因此水浅溪清。水质含有硫磺性物质,即使秋凉天气,涉水玩乐也不会感到寒意。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对九溪十八涧的地质很感兴趣。1947年冬,李四光两度在这里考察,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他认为:在第四纪(距今约一万年至二三百万年)时,杭州西湖曾是一片琼装玉琢的冰雪世界。当时下龙井是一处储冰的盘谷,承受了大量冰雪,经九溪十八涧往东南流出。因此,下龙井到九溪口3公里一带的冰川遗迹,层次分明,整个冰川现象十分齐全,造成了现在九溪十八涧的峻险地形。清代学者俞樾游九溪后留下诗曰:“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东东丁丁泉,高高下下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