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丢失最贵的东西-圆明园丢失最贵的东西至今在什么地方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
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英军曾将所劫走的圆明园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这部分敬献文物连同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都收进了东方艺术馆。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
圆明园毁灭的十大珍宝
有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虎蓥、乾隆大玉山等。
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2、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故宫金器,金瓯永固杯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乾隆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了各式酒杯,其中不乏龙耳作品,且式样颇多,但这种以象鼻为足的作品却很少。此杯共有4只,其中2只金质,1只铜鎏金造办于乾隆初年。
目前所知存世的四件“金瓯永固”杯为伦敦华莱士收藏馆的金杯、鎏金铜杯各一件,两岸故宫金杯各一件。据北京故宫文物专家许晓东文章,四件“金瓯永固”均为三足鼎形、夔龙耳、以象头为足、杯身点翠。
3、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咏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1860年,英法联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虎蓥
虎蓥(yíng),是圆明园被抢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距今约3000年。
2018年4月11日,虎蓥曾在英国拍卖,23分钟拍出41万英镑。2018年12月11日,曾在英国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青铜“虎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9年1月29日,“虎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2展厅,面向公众展出。展期预计1个月。
5、乾隆大玉山
这是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新疆和田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绿色光泽,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
山岩下露出亭台和住宅,小路和下面的山脊上有几组浮雕人物,房前有一个百合花环绕的池塘。在山上一座峭壁的宽阔平滑处,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临摹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涂以红色。
这座精美的玉雕艺术品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个。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
百度百科——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百度百科——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百度百科——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百度百科——虎蓥
百度百科——乾隆大玉山
圆明园丢失了哪些文物
圆明园毁灭的十大珍宝
圆明园毁灭的十大珍宝,圆明园是清朝非常著名的宝库,里面收藏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连城的文物,可惜很多文物不是被抢,就是被烧了,下面为大家分享圆明园毁灭的十大珍宝。
圆明园毁灭的十大珍宝1Top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说到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里面最有价值的当属十二生肖铜兽首,它曾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幸运的是截至2021年3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已回归祖国,遗憾的是剩余五尊仍下落不明。
Top2、长颈葫芦瓶
这是清乾隆收藏到圆明园的一件珍宝,上面绘有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在2010年10月07日的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最终拍卖价是2亿2千万元!长颈葫芦瓶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看起来极其美丽。
Ps:在清代,景德镇制瓷工匠,采纳及熟习乾隆初年开创的绘画技艺后,创立了一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这是一种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的工艺,圆明园中的长颈葫芦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Top3、四十景图
《四十景图》,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之一,它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1860年,圆明园被烧时,《四十景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Top4、《情韵墨花》手卷
在圆明园中,名人书画也是极多的,而且都特别珍贵,明陈栝的《情韵墨花》手卷就是其中之一,它其实就是圆明园淳化轩旧藏,印章和石渠著录齐全。2010年12月02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情韵墨花》手卷最终拍卖价是1.137亿元,现被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收藏。
Top5、圆明园印
说到圆明园中的稀世珍宝,圆明园印肯定算一个,而且绝对无价,不过对它的记载不多,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Top6、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包括40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它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以珍贵而言,绝对可以列入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行列。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批的珍品文物,包括《圆明园四十景图》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
Top7、女史箴图
圆明园中的珍宝,名人书画绝对是最珍贵的,其中就有《女史箴图》,它是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绢本绘画作品,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女史箴图》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Top8、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是掐丝珐琅器,皇家香炉,为弘历为雍正皇帝贺寿而制,共一对,为孤品,香炉高145厘米(57英寸)。该对香炉自清末后长期流落在外,为英国“放山居”之旧藏,2010年由香港佳士得拍卖,香港富豪刘銮雄以1.11亿元购得并收藏。
Top9、康熙玉如意
康熙玉如意,由名贵白玉雕成,它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康熙玉如意就珍贵而言,可以算是圆明园十大稀世珍宝之一,它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劫掠,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Top10、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是嘉庆初期官窑彩瓷瓶,其做工精细,瓶口反卷,甚为稀有,里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采用洋彩技法,用手摸上去,还能感到明显突出的立体感。该瓷瓶在1860年从圆明园流落在外,曾收藏于“放山居”,2010年由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卖价达7762万元,创嘉庆瓷新高。
圆明园毁灭的十大珍宝2圆明园毁灭的文物有哪些
1、《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2、《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的两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过景物有一繁一简之分。
3、《离骚经》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4、《帝后礼佛图》
《帝后礼佛图》是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东壁上的浮雕。它创作于北魏年间,是中国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后被盗卖至国外。现其中之《北魏孝文帝礼佛图》藏于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5、十二生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截至2019年11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在内的七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其中,猪首铜像和马首铜像由何鸿燊先生分别于2003年和2019年出资购买后送归国家。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向中国无偿捐赠鼠首和兔首。2019年11月13日,何鸿燊将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回归圆明园永久收藏。剩余四尊仍下落不明。
圆明园毁灭的十大珍宝3圆明园毁灭前有哪些建筑文物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大宫门:大宫门共5间,南向,门前有大型月台,东、西朝房各5间
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
勤政亲贤殿: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
养心殿的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单独接见大臣,批阅殿试考卷的地方。
最大的建筑——勤政亲贤殿,位于西面一套院落中,它前面有宫门和垂花门,垂花门内是一个大院落,勤政亲贤殿就居于这座院落的正北
九州清晏: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
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寝宫;道光十六年,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时被火焚烧;雍正帝、道光帝都在九州清晏殿。
长春仙馆:长春仙馆,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长春仙馆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门3间,正殿5间。
镂月开云: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捕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三十一年,又亲题"纪思堂"匾额;院内植各色牡丹数百株。
碧桐书院:碧桐书院,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位于后湖东北角,是一座书房。
上下天光:上下天光位于后湖西北,为两层楼宇,登楼可尽览湖光水色。
杏花春馆:杏花春馆位于上下天光西面,馆舍东西两面临湖,西院有杏花村,馆前有菜圃。
坦坦荡荡:坦坦荡荡紧靠后湖西岸,是圆明园中专设的养鱼区,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大水池。
万方安和:万方安和位于杏花春馆西面,建于水上的字形大型殿堂楼宇,有33间。
山高水长楼:山高水长楼位于坦坦荡荡西面,为一座西向的`两层楼房,上下各9间;前环小溪后拥连岗,中间地势平坦,是专门设宴招待外藩之处,也经常举行比武赛箭。
同乐园:同乐园位于后湖东北面,是园中最大的戏台,有清音阁3层,宽10丈,下层设演特技的机轴。
安佑宫:安佑宫位于圆明园西北隅,建于乾隆七年,完全仿建故宫太庙,殿内曾陈列康熙、雍正、乾隆遗像。
水木明瑟:水木明瑟位于后湖以北小园集聚区中央,仿扬州水竹居,内设水力土风扇,是园中最早的观水法。
舍卫城:舍卫城位于水木明瑟东面,是园中专门开辟的一座小城镇,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首都的城池布局而建,是供奉各种佛像和收藏佛经的地方。
文源阁:文源阁位于水木明瑟北面,原称四达亭,乾隆南巡浙江后,仿照宁波的明代藏书楼天一阁改建,专门贮藏《四库全书》。
廓然大公:廓然大公亦称双鹤斋,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诗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
西峰秀色:西峰秀色号称园中小庐山,仿照江西庐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观鱼,仿照杭州西湖胜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摆设巧宴盛会。
四宜书屋:四宜书屋位于廓然大公东北面,有殿堂5间,正殿称安澜园,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
北远山村:北远山村位于大北门内偏东,稻田遍布,各房舍名称都与农事有关,呈现浓郁田园景色。
方壶胜境:方壶胜境位于福海水面东北隅,为一座巨大的山字形楼宇。
蓬岛瑶台: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共有三个岛,结构和布局根据古代画家李思训的“仙山楼阁”画设计。
接秀山房:接秀山房位于福海东南隅,内部装饰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银、宝石、象牙等,这些奇珍异宝上都镂刻着山水、楼阁、人物、花木、虫鸟。这种装饰,从设计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周姓工匠所创始,故称周制,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位于福海西北隅,造型上融汇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双峰插云的精华。
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位于福海西岸同乐园南面,正殿一排5间,仿照杭州西湖曲院改建,跨池还有一座9孔大石桥。
淳化轩:淳化轩位居长春园正中的主体建筑,建成时适逢《重刻淳化阁贴》竣工,遂将刻板嵌于左右廊的廊壁上,轩并由此得名。
海岳开襟:海岳开襟建于水池中,台基为圆形,上下两层,汉白玉石凭栏围绕。台上建3层楼宇,下层为海岳开襟,南檐题“青瑶屿”3字;中层为得金阁,题“天心水面”4字;最上层题“乘六龙”3字 ,台的四面各设牌楼一座。在圆明园的所有楼阁中,这组建筑最为豪华。
狮子林:狮子林位于长春园东北隅,乾隆皇帝游苏州后,仿建苏州狮子林,先建8景,后续8景,共16景,形成一组别致的小园景区。
如园:如园位于长春园东南隅,乾隆三十二年南巡至江宁(今南京市)后,仿照明代大将徐达的瞻园建置。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 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
观水法:观水法位于远瀛观中轴线南端,主要建筑有安放皇帝宝座的台基,后面立高大的石雕围屏风,两边设巴克鲁门,门两侧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喷水的水池。
万花阵:万花阵亦称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用四尺高的字图案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
线法山:线法山和线法墙之间,有一条方河,在线法墙下设水箱,置威尼斯城的模型于水箱中,皇帝坐在线法山上观望。
我国(圆明园)中丢失的文物有哪些
圆明园丢失的文物数不胜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圆明园兽首铜像,这是清代乾隆年间铸造的红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前面喷泉的一部分,圆明园兽首铜像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上,每个动物就是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兽首铜像流失海外,截至2014年,7个兽首已回归中国,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共4个兽首仍下落不明。
历史文物
《女史箴图》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无上珍品,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女史箴图》先被英军盗运回国,后经多次转手,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内,有从圆明园抢来的绢本彩色圆明园四十景图、乾隆皇帝题诗的圆明园景致图等80幅珍贵文物,至于流落到境外私人手中的圆明园珍宝,更是无法统计。
圆明园又被称作圆明三园,是清朝大型的皇家宫苑,它的位置在北京西北郊,和颐和园相邻,因为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成员组成,所以又叫做圆明三园。圆明园建于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在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在圆明园里又新建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诸多的值房。
圆明园流失乾隆玉玺拍卖1.45亿港币,看到这一幕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2、圆明园印
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1860年,英法联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5、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1860年,英法联烧京西五园三山时,将这四十幅画掠夺走。现藏于法国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自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以来,不仅堪称“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中华园林付之一炬,大批的珍品文物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也包括这40 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并一直不肯归还中国。
圆明园流失乾隆玉玺拍卖1.45亿港币,对我而言,最大的感触是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现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气、可悲的时刻。我国宝物被这样流传在外,真是让我难受,心揪得慌。甚至更可耻的可能是中国宝物流传在外国,不能会到自己国家,甚至更可怕的就是外国人不承认那是中国的国宝,反而说这是他们努力过来的。
圆明园是清代着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残暴的敌军很快打入了圆明园,在对圆明园进行了一番抢劫后,又下令:火烧圆明园,理由竟是看园的大臣不让他们进去抢夺东西。 就是这样圆明园中众多的珍宝被流传在外。
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深深的触动着我们,也使我明白到一个道理。无论是一百多年以前,发生在圆明园身上的悲剧,还是一百多年后,发生在伊拉克的战争。都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能独立。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觉不让侵略者踏进我国半步~! ?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