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罗星塔公园军舰-福州罗星塔介绍
马尾又称马江,位于福州市东南约20公里闽江口北岸,市镇居民4万多人。地形险要,扼守闽江下游,是福州港外水陆交通的门户。相传附近马限村有块石头,形如马,头向罗星塔,尾向马尾街,故名马尾。闽江水滚滚而下,气势磅礴,登高极目,帆影点点,汽轮声声。它也是闽江水系的主要游览点。
马尾造船厂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基地;耸立江滨的千年古塔--罗星塔,为闽江门户标志,誉称“中国塔”;东南10公里处,有闽江七景之一金刚腿风景可游;罗星塔下是罗星公园,公园旁有国际海员俱乐部可娱。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收眼底。江岸两旁有古炮台,可在此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战役的古战场,还可到昭忠祠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附近有青芝寺可览。
马尾港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海军发源地,曾名噪一时。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位置:位于福州市东南约20公里闽江口北岸
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9℃),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概貌:马尾位于中国沿海的“福建母亲河”闽江入海口,是福建的海上门户,由于闽江下游有一块礁石,形似一匹骏马,礁石的尾部指向岸上的旧镇歧而得名。马尾素有“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之说,它大部分处于低山丘陵地带,只有山秀、石奇、溪清、林幽的生态景观。
马尾镇的船政文化
马尾是福州市东南约20公里的一个小市镇,位于闽江口北岸。相传当地有块石头,形如马,头向罗星塔,尾向市镇,小镇故而得名。马尾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海军发源地,曾名噪一时。
马尾马尾造船厂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基地;耸立江滨的千年古塔——罗星塔为闽江门户标志;东南10公里处,有闽江七景之一的金刚腿风景区。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收眼底。江岸两旁有古炮台,可在此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战役战场,还可到昭忠祠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
马尾船政文化游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倡导西学的洋务运动应运而生。1866年,中国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左宗棠为“富国强兵”,在马尾创办了船政,弹丸之地就成为洋务运动的试验区。它以建造舰船和培养人才为主体,拉开了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序幕,缔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辉煌的船政文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五十三个第一,取得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新式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先生评价船政“足为海军根基”,福州马尾也被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活化石。
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是中国第一个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教材和创建先进教育制度的科技专科学校,也是中国近代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校,先生曾计划来船政学堂读书,因阻于中法马江之战未能成行,可见这个学校影响的深远。它以“船政根本在于学堂”为指导思想,从成立到1946年,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电报学堂、第一所海军大学、第一所飞机潜艇高等学校、第一个航空中专和第一个技工学校,它还创造了我国近代公派留学生最多的记录。这里培养出了一代豪杰:有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有铁路之父詹天佑,有著名的造舰专家魏瀚,有海军名将萨镇冰,有主持制造中国第一架飞机的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有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罗丰禄,有译界泰斗林纾、王寿昌,有东学西传第一人陈季同……,他们都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马尾船政创造了近代远东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历史上号称“船政十三厂”,占地600多亩,船厂规模之大,被列为远东第一、,当时日本造船业也自叹不如,到后来才迎头赶上。这里是晚清造船最多的工厂,在短短的40年间共制造各式兵商轮船40余艘,占这一时期中国造船总量的82.3%。这里有中国生产的第一艘千吨级舰船、第一艘铁胁木壳船、第一艘铁甲舰、第一艘钢甲鱼雷舰、第一艘折叠式水上飞艇、第一艘猎雷舰和近代远东最大的兵舰。这里是中国产业工人的发祥地,造船工人总数占当时全国产业工人总人数的三份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国家级文物,有当时远东最大、世界第二的石砌船坞“一号船坞”;有世界上仅存的最古老的造船厂房;有保存完好的全国第一座造船设计院——绘事院……
马尾船政堪称中国海军的摇篮,船政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海军人才,打造了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水师,它比北洋水师整整早了十四年,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中方十二艘军舰上的舰长都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其中有十个人甚至是同级、同班的毕业生,所以著名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这样评价道:“空前绝后的鸭绿江口黄海大战也是马尾船校以一校一级大战日本一国呢!”。在这里,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被誉为“中国的珍珠港事件”的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官兵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倍受后人的崇敬与讴歌。
马尾船政还是中国航空的发源地,1918年这里创设了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工程处,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从这里起飞,此后13年间,马尾共生产17架飞机……
无数个第一,让中国船政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中国人民涵泳百年的历史骄傲。2004年以来,福州市政府深入挖掘船政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主要景点有罗星塔园、马限山园、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海博广场、船政轮机车间、一号船坞、绘事院、船政精英馆、梅园监狱、英领事分馆等,游人在这里可以看到船政精英们的足迹,领略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同时,马尾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和科技园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新城,也是人们旅游的极好去处.
有没有关于福州马尾地区的详细资料?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倡导西学的洋务运动应运而生。1866年,中国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左宗棠为“富国强兵”,在马尾镇创办了船政,弹丸之地就成为洋务运动的试验区。它以建造舰船和培养人才为主体,拉开了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序幕,缔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辉煌的船政文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五十三个第一,取得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新式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先生评价船政“足为海军根基”,福州马尾镇也被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活化石。
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是中国第一个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教材和创建先进教育制度的科技专科学校,也是中国近代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校,先生曾计划来船政学堂读书,因阻于中法马江之战未能成行,可见这个学校影响的深远。它以“船政根本在于学堂”为指导思想,从成立到1946年,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电报学堂、第一所海军大学、第一所飞机潜艇高等学校、第一个航空中专和第一个技工学校,它还创造了我国近代公派留学生最多的记录。这里培养出了一代豪杰:有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有铁路之父詹天佑,有著名的造舰专家魏瀚,有海军名将萨镇冰,有主持制造中国第一架飞机的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有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罗丰禄,有译界泰斗林纾、王寿昌,有东学西传第一人陈季同,他们都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马尾船政创造了近代远东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历史上号称“船政十三厂”,占地600多亩,船厂规模之大,被列为远东第一、,当时日本造船业也自叹不如,到后来才迎头赶上。这里是晚清造船最多的工厂,在短短的40年间共制造各式兵商轮船40余艘,占这一时期中国造船总量的82.3%。这里有中国生产的第一艘千吨级舰船、第一艘铁胁木壳船、第一艘铁甲舰、第一艘钢甲鱼雷舰、第一艘折叠式水上飞艇、第一艘猎雷舰和近代远东最大的兵舰。这里是中国产业工人的发祥地,造船工人总数占当时全国产业工人总人数的三份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国家级文物,有当时远东最大、世界第二的石砌船坞“一号船坞”;有世界上仅存的最古老的造船厂房;有保存完好的全国第一座造船设计院——绘事院。
马尾船政堪称中国海军的摇篮,船政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海军人才,打造了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水师,它比北洋水师整整早了十四年,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中方十二艘军舰上的舰长都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其中有十个人甚至是同级、同班的毕业生,所以著名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这样评价道:“空前绝后的鸭绿江口黄海大战也是马尾船校以一校一级大战日本一国呢!”。在这里,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被誉为“中国的珍珠港事件”的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官兵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倍受后人的崇敬与讴歌。
马尾船政还是中国航空的发源地,1918年这里创设了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工程处,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从这里起飞,此后13年间,马尾镇共生产17架飞机。
无数个第一,让中国船政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中国人民涵泳百年的历史骄傲。2004年以来,福州市政府深入挖掘船政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主要景点有罗星塔园、马限山园、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海博广场、船政轮机车间、一号船坞、绘事院、船政精英馆、梅园监狱、英领事分馆等,游人在这里可以看到船政精英们的足迹,领略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同时,马尾镇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和科技园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新城,也是人们旅游的极好去处。
一、马尾区 马尾区概况: 马尾区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人左右,其中有约1.25%身居海外。它地处闽江口,依托地下位置的优越,成为福建省会福州市的一个重要通商口岸和引资渠道,特别是近年来党对沿海开放地区的政策的倾斜,使马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居民的生活水平 马尾区居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水平发展,据区委会公布的数据:户年约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占总户的约20%。户均面积约100平方里,人均约1米。各类现代化的家用电器的普及为87%左右。各类休闲设施也较齐全。 2、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马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也比旧时代有了很大的增长,各类院校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区的各个行政村,其中师大二附中做为省级重点中学,源源不断地向高校输送高质量生源。还有二十四中做为市级重点职业中专,也不断地向当地企业输送掌握一定技术的技术人员。 3、各类区政设施 自建区以来,区委就十分重视区政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区委以投入数亿资金用于区政建设,现在马尾区中已有的IC卡电话亭数百处。 二、各类人文景观 1、磨溪位于鼓山东侧快安村,是有名的游览景点。磨溪原名龙溪,全长期25 华里,发源于鼓山,清道光年间沿溪处处磨坊,故名“磨溪”。其中有“情侣岩”、“南宫拜石”、“罗汉巡山”等景点。 2、罗星公园位于马尾罗星山,面积2.33米。罗星塔俗称磨心塔,是一座空心石塔,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是以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世界邮政地名称为“中国塔”。 3、昭忠祠位于马尾马限山东南麓,是中法战争马江战役烈士埋骨处,后山岩壁上有“仰止”、“铁心同心”等摩崖石刻。墓西是马限山炮台遗址。 4、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学府,也是中国海军的摇篮,航空事业的发祥地。近代中国第一艘军舰“万年青”号在马尾竣工下水,1919年,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双桴双翼“甲型1号”在马尾起飞。 5、另有一些名胜,如: (1)马江忠魂: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遗址。 (2)浮礁岩马:马尾马限山前江有一长型礁岩叫马礁,落潮时像一匹骏马。马尾因此得名。 (3)七星祝寿:马尾红山村后山上有七块岩石,犹如少女婷婷玉立。 以上各类人文景观经区政府的多年保护,重修,已成为人们节假口游览的好去处。 三、马尾区各大开发项目 马尾区在近内已经先后完成了各类工程的开发: 1、江滨大道的建成,江滨大道全长8.公里,由马尾区罗星塔至金牛公园,使从马尾区到市区的时间大缩短,并加快了马尾区有经济发展。在江滨大道靠江边,风景优美,空气怡人,成为人们晚上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2、位于青州的青州大桥的建设正在进行中,据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称,青州大桥有望在国庆期间正式开放通车,届时,从马尾区出发到长乐国际机场的行程将大大缩短为只需15分钟。再也不用从市区绕道前往了。 3、位于青州的新港区与旧港区的万吨级货运码头已经与世界上数十个国家通航,据称报告称,新旧港口的年吞吐量达到数千万吨。另外新港区将会成为台湾与祖国大陆三通的试点口岸,届时闽台两岸的文化交流将进入历史性阶段,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尽了一份力量。 4、而位于港区对面的保税区不但提供了仓储、货运的全面的、快捷的各项服务,还在保税去内形成保税制度,为招商引资立下了汗马功劳。 5、即将动工的罗长高速公路(罗源至长乐)也将延伸至马尾区,为马尾区的经济腾飞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6、白眉水库的兴建彻底解决了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生产用水。 7、做为三星级宾馆的“海上明珠”,内部完善的设施,周刊的服务,使投资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的款环境。 8、新建的“马江医院”内部环境优雅,设备齐全,毫不逊色于市大型医院。从此,马尾居民足不出区,就可以享受到优质、保障的医疗服务。 9、新建成的游乐场使马尾区居民的休闲内容更加丰富多采。 10、商贸街的建成引来的许多充满希望的商家,使马尾的经济更加繁荣。 11、位于快安村的著名的“中华映管”,专门生产电子显象管,号称“百亿电子城”,也是全面最大的由外商投资的电子城。另外附近又有许多大中型工厂,如:JVC、多多良、元斗、东联等等,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增添了许许生机。 以上的各项工程使马尾成为了一个海陆空立体化的沿海城市,从而使马尾区成为了福州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枢纽。综上所述马尾经济开发区在党的政策下,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经开发成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马尾区的经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