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新闻

何仙姑家庙-何仙姑家庙结的桃子

何仙姑家庙-何仙姑家庙结的桃子

增城小楼的由来。何仙姑原名何秀姑,生于武则天朝某年二月初七。父亲开豆腐坊,她自幼做父亲的帮手。十三四岁时到野外游玩,遇见了云游的铁拐李、吕洞宾和张果老,三位神仙给她吃了仙桃、仙枣和云母片,从此她再也不觉饥饿,并能预卜未来,知人祸福。乡亲们为她盖了一座小楼,要她住在那里,人们常来这里请她算命。渐渐地,何秀姑的名字变成了何仙姑。

小楼的传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

何仙姑庙的起源。唐中宗景龙元年的某一天,二十六岁的何仙姑坐在凤凰台上,仰望着苍远的天空出神,忽然看见铁拐李站在远处的云端、舞动着他的铁拐,似乎是在招呼她。不知不觉中,何仙姑的身体象彩凤一般冉冉升起,凌空而上,追随着 铁拐李而去。她脚上的一只珠鞋这时掉落在地上,第二天,珠鞋坠落的地方忽然出现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阵阵异香扑鼻,四周井栏,形状恰似一只弓鞋的模样,当地的人们在井旁建了一座何仙姑庙,日日香火鼎盛,因为那水井里的水,不但清凉解渴,而且能治愈各种 滴疾,因而为远近人们津津乐道。相传何仙姑最后是从此井“水遁”入仙道的,临别时,她在井台上留下了一只绣花鞋,后人就将此井叫“问仙井”,从而吸引了各地的信徒前来拜祀。

何仙姑旅游景区又称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位于增城市小楼镇小楼墟。该景区属于宗教文化型景区,人文资源独特,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八仙”之中唯一女仙何仙姑的故乡。景区由何仙姑家庙、庙顶仙桃、仙姑井、黄岩仙洞、何仙姑塔、何仙姑钟楼、千年仙藤园(盘龙古藤)、吉洲岛及何氏梓里村、仙桂村等名胜景点组成。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因战乱屡经修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13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何仙姑庙宽12米,进深30米,建筑高度3米左右。庙内共3进3间,中有天井,后进每间供佛像,分别是观音、洪圣大王、何仙姑。现为一名武当道士主持,庙祝共19人,每年度有武术比赛,3月3和9月9有大法会(全真教武当派)。旱河何仙姑庙始建于道光元年,后几次修毁,1984年经港澳同胞和各地人士捐资重修。据传是增城何仙姑在旱河卧虎盘山下驻足停留修道之所。按照史书记载,何仙姑是广东省增城市小楼仙桂村人,在全国各地以祭祀何家姑为主的祠堂有上百个,而家庙就只有这一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