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新闻

游福州马尾罗星塔公园-福州市马尾区罗星塔公园

游福州马尾罗星塔公园-福州市马尾区罗星塔公园

罗星塔山现己开辟成公园,穿过公园人口处的牌楼,园内四时花木繁茂,风景宜人。几株参天古榕,紧紧相挨,郁郁葱葱,像一座绿色的城墙,环抱着巍巍古塔。从塔内拾阶而上,旋至塔顶,视野突然开阔,心旷神怡。纵目四望,远观闽江两岸的风光,近看港区建设新貌,一幅幅色泽鲜明的图画,水天一色,山秀物新,尽收眼底。

罗星塔公园是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马尾罗星山,面积2.33公顷。山脚沿闽江砌驳岸,围栏杆,堆叠假山,广植草木。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

罗星塔公园,大门入口处山边有清光绪朝摩崖石刻“云屏”(近被掩盖)。塔下郑成功古堡城寨道址上列柳七娘雕塑。南面山腰有亭(观战亭),面江迎风,江面即明清抗击外侮的水战战场。厅侧石径下方,旁竖清乾隆福州知府书法家李拔“砥柱回澜”碑。亭下有“试剑石”。民间传说:郑成功福州失败,屯兵于此,有人送他一把宝剑,他看见一块巨石,祷告上天,祈求指示行军方向,一剑劈下,石分两半,上边实向东方,郑成功才决定以后向台湾进兵。

山脚有花岗石岩洞,尚残留海蚀地貌。相传明初三保(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曾停船工三江口,修船候风出航。罗星塔三江交汇,水深可泊巨轮。洞中凉爽可人,郑和常与部属在此下棋消遣,人称“三宝洞”。

山上有郑成功古堡城寨及清初罗星塔遗址,新建有儿童游乐场、鸽子场、潮江楼、服务部等。山侧有一名木,叫“中国塔榕”是福州十大古榕之一,郁郁苍苍,见证了船政的兴衰、马江海战的全过程。潮江楼附近有一株红榕,老干红皮,马尾仅此一株。相传左宗棠督师福州时手植。

山北侧有“罗基高程基准面”,过去东南各省测定航道及潮水水位都以罗星塔零点(罗零)为深度准面(海拔原点)。零点平常都在水下,不易见到,后在高处另刻标志,叫“罗基”。1955年,国家水利局在罗基面上20米高处,重新埋石定位。

罗星踏公园一成为福州船政文化旅游的一个主要景区。塔下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船政建筑群、历史文化石“一号船坞”(青洲船坞),坞中有猎潜艇一艘。园中船政遗址尚有:船坞处、海军讲武堂、摩崖题刻、力园、古炮台等可供凭吊。

登塔俯视,大江东去滔滔,旧时的沙汀洲渚以道纵横、高楼 比,比肩继踵、车辆如梭,路旁繁花似景,歌声悠扬。江上青洲大桥跨大江两岸,天堑以成通途。水面古战场历历在目,今日洗净战争伤痕,喷沙造地,开辟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台商投资区。

公园依山傍水,风物清妍,眼前有万吨巨轮,万吨码头,百货来仪,万舶朝宗。这里历史淀积深厚,给您一个高品位的文化旅游。

福州马尾好玩吗?

前些日子,我们学校组织一到四年级同学到马尾的海军纪念馆和罗星塔春游。马尾位于闽江口的上游,闽江与乌龙江汇合之处, 由外海至省城的必经之地。是中国的军、商港口,福建水师的基地。

我们先来到海军纪念馆,听说这是为了纪念“马尾海战”而建造的。刚进门,我就看见了一艘巨大的船模稳稳当当地立在中心,可壮观了。随后,我们上楼阅读了一些资料,观看了一些。忽然,我发现了几位文人的塑像,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你瞧,这位先生手举地图,好像在沉思什么;那位先生像正和别人讨论什么,逼真极了。

过了一儿,我们动身前往罗星塔。罗星塔旧时位在江心。山顶屹立一塔,砥柱海天。这便是驰名中外的罗星塔。罗星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相传,七娘系岭南人,因姿容佳丽被乡间豪强看中,设下圈套,诋其夫罪,谪入闽库役。七娘随夫入闽,不久,其夫被折磨而。她变卖产业,在此建造一座石塔,为亡夫祈求冥福。由于塔下山丘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漩涡,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就在塔下开火,石塔损伤多处。战后,在塔顶安装一颗铁球,以替代被炮火所毁之塔刹。1964年重修,因栏板和塔檐剥落,只好改用铁管栏杆。但建筑的艺术风貌,仍存旧观。

吃过野餐,我们便开始攀登罗星塔。可刚爬几层就爬不动了,只有几个“勇者”爬上了最顶层。后来,我们班又在罗星塔前拍照留念。

罗星塔公园真是太大了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玩了一部分,就踏上了归途。虽然那天天气很阴沉,但我们的心情都无比高兴,因为我们大家玩得都很开心、很快乐,还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我们真希望学校能多组织我们常来此地游玩啊。

再见,马尾!我会永远记住您。

马尾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马尾主要是罗星塔公园和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啦,好玩不好玩关键得看楼主兴趣导向,罗星塔公园最主要的就是罗星塔啦,七层八角塔,在上面可以看闽江风景,不错的。船政博物馆就是讲述马尾作为近代海军发祥地的那段历史和马江海战。

罗星塔公园 和 马尾造船厂500字作文 春游 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马尾好玩的地方

1,罗星塔公园。罗星塔被称之为"中国塔",早期洋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海域只要看到罗星塔就知道自己到了中国,故而得名。罗星塔更是有关于柳七娘的传说,所以罗星塔下的美人雕像就是柳七娘。

2,船政博物馆,以及背后的马限山,山上有早期的英国领事馆和梅林监狱。

3,船政衙门。在马尾造船厂旧址旁。如果去的话建议从船政衙门一路有过去通过时空隧道可以走到船政博物馆。

4,东江滨公园。一整条沿江都是可以骑共享单车傍晚去,乘凉好不惬意。

5,天马山生态公园。散步,呼吸新鲜负离子空气的优选。

6,亭江的闽安古镇,可以看看现在还没有完全成型,大体已经完工。

7,琅岐金刚腿。不过不建议特地去,经过可以看看。

8,琅岐那边的果园很多,可以去农家乐自己采摘,按斤称。很有趣味。

9,琅岐的金鸡海滩,就是一般的海滩,建议去漳港那边有渔民打鱼,你可以直接坐船上渔民刚打的鱼就捞上来做成海鲜美味供你享用。

罗星塔在哪儿

福建省马尾造船厂船 福建省马尾造船厂是福建省最大修造船厂,创建于1866年,时称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专业造船厂,为当时远东地区之最。 该厂应用CAD/CAM技术取得如下成效: 1、降低成本 船体的生产建造采用了 CAD/CAM技术,实现了船体线型计算机 放样、套料、数控切割钢板。同时,计算机还能为生产提供相应的工 作图、胎架图、外板加工图、肋骨弯曲加工图等,既方便了生产管理, 也减少了生产差错返工,使船体建造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船体钢 板的切割也是由计算机在CAD平台上,自动生成零件的线型,自动套 料,然后通过数控切割机完成船体零件的复杂曲线的切割,解决了传 统人工处理存在的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并取消1:1 放样合,这是一项重大技术革新。通过应用 CAD/CAM技术,可以提 高工效1—2倍,钢材利用率由75%提高到87%,单船能节大约400吨 的钢材,而且省掉了放样的材料,节约大量劳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 船体建造质量。仅船体建造部分,单船节省成本数百万元。 2、提高效率 现在,该厂的船舶设计工作之中,应用微机出图率可以达到96% 以上。以10500吨集装箱货船为例,全船共出图纸约900M‘,应用计 算机绘图的图纸就有 8 7 OM’。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明显的提高了工 作效率。 3、缩短建造和设计周期 仅船体建造部分,通过应用 CAD/CAM技术,实现了船体线型计 算机放样、套料、数控切割钢板,建造周期便可缩短2—4个月。设计 方面,一张复杂的AO图纸用绘图仪绘图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而手工描图则需要1到2天时间。船舶设计的微机化,使整船设计周期缩 短了约三分之一左右,也使该厂的船舶产品开发能力大为提高。以往 经营活动大约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报价,现在只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可 以报价签合同。 另外,牺装生产设计室根据生产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还进行 了 MW/CAPD计算机辅助管子生产设计系统的开发,获得成功。利用 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管子生产设计差错,提高图纸质量,明显地 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等。 4、增加竞争力 成本的降低、建造和设计周期的缩短,最重要的是船体质量的提 高,明显地增强了马尾造船厂在船舶市场上的竞争力。 CAD/CAM的 应用为该厂走上国际船舶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5、取得科技成果 该厂的微机 CAD/CAM工作网络系统是以最省的投资,发挥最大 的效用为目标,不断进行摸索,不断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马尾造 船厂的CAD/CAM应用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自1991年以来,该 厂先后承建了十几股出口欧洲、香港及东南亚等地区的集装箱货船,包 括2种类型的7300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660箱(8200吨)多用途集 装箱货船、7800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和820箱(10500吨)多用途集 装箱货船。其中,7300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的设计与建造获得省科技 进步二等奖以及国家级新产品奖,660箱多用途集装相货船的设计与 建造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20箱多用途集装箱货船的设计与建造 通过了省经贸委组织的优秀新产品技术鉴定,目前正在申报科技进步 奖。 在这些船舶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我们引进欧洲的技术设计,自行 完成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船舶的建造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获得了国外船东的好评,在欧洲船舶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利用 CAD/CAM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使该厂打入了国际船 舶高层,而且增强了信心,去冲击造船业的更高峰。现在,该厂又与 外商签订合同,并开工承建船东要求高、技术尖端的瑞典籍17600吨 散货船和德国籍的700箱多用途集装箱货船,形势一片大好。 6、获得经济效益 在“八五”、“九五”计划期间,该厂共承建出口船舶共十几艘,为 国家、为福建省创外汇总计约2亿美元,成为我省的创汇大户。

罗星塔

罗星塔俗称磨心塔。相传为宋代柳七娘所建,故又名七娘塔。位于市东南21公里马尾港的罗星山上,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

这里水深流缓,便于船只停泊。而在码头的上下各方,有不少明礁暗石,容易沉船,为使出人港口的船只识别方向,特修此高塔作为航标。罗星塔高31.5米,八角七层。明万历年间被毁,天启年间重建。每层有石砌栏杆,檐下悬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1964年大修后,游客可直上七层,凭栏远眺,两山夹峙,三江奔流,景色壮观。塔下已开辟成罗星公园。

罗星塔耸立在马尾罗星山上,离福州市区21公里。198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星山原本是江心岛屿,俗称磨心岛;经过几百年沧海桑田,磨心岛与陆地相连,成了陆上一个高阜。罗星塔塔高31.5米,7层8角,每层都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檐。檐角上方镇有八方佛,檐角下悬风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

据《闽都记》载,罗星塔为宋朝岭南(广东)柳七娘所建。相传七娘原是李氏女嫁给柳七郎。由于丈夫谪戍福建时去,七娘闻讯变卖家产,来磨心山建此石塔,为丈夫祈求冥福。

明朝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摧毁。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在宋代塔座的基础上重修。第二层有一方塔铭,是清乾隆时福州郡守李拔所撰。铭中把罗星塔的形势和作用概括为中流砥柱,险要绝伦,以靖海疆,以御外侮。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海战就是在罗星塔下的马江进行的。罗星塔又是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塔顶原有一小窗,就是用来供守塔人点灯导航用的。清末一次台风,把塔顶刮走了,重建时,人们特地造了一颗直径近7米的铁球嵌在上面。由于外国船来福州都在罗星塔下抛锚,外国水手把罗星塔称为中国塔;即使没到过福州的海员,也知道这座古老的宝塔。

1963年,罗星塔又进行修缮,塔下的高阜也辟为罗星公园,罗星塔的零点,还是福建省全省的高程基准。每当海风习习,登塔眺望东北,可见闽江出海处浮屿点点,沙鸥翔集。东南为营前港,两山夹峙,三江汇合,每当潮涨,江流与海水冲激于塔下,形成怒涛奇观

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马尾港,有罗星山,旧时位在江心。山顶屹立一塔,砥柱海天。这便是驰名中外的罗星塔。

希望被采纳

罗星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福州马尾港罗星山顶。因位于马尾镇东南、马江北岸的一个小岛罗星山上,塔即以此山得名。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旋涡,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早在明初就标绘在郑和航海图和以后的航海针经图册里。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

据《闽都记》称,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七娘岭南人,李氏女,有姿色,里豪谋强夺之,设计陷害其夫于罪,谪闽南,七娘愤无可诉,尽卖家产,来到福建,捐资造塔,纪念其夫,日久塔毁。明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徐渤倡议重建,重建的石塔7层8角,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每层均建拱门,可拾级而上。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就在塔下开火,石塔损伤多处。战后,在塔顶安装一颗铁球,以代替被炮火所毁之塔刹。1961年罗星塔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重修,因栏板和塔檐剥落,只好改用铁管栏杆。但建筑的艺术风貌,仍存旧观。

塔下是罗星公园,罗星塔公园是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马尾罗星山,面积2.33公顷。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

马尾镇:福州市马尾区辖镇。1958年置马尾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距市区20公里。面积36.7平方公里,人口2.7万。马尾港是福州市的水运门户,福马铁路、104国道横贯全镇,形成海港、公路、铁路为一体的交通网络。辖儒江、快安、上德、下德、中洲、六江、_头、新马8个村委会和船政、进步里、前街、后街、江山5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