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行资讯

三山会馆-三山会馆历史

三山会馆-三山会馆历史

三山会馆属于上海人文景观的著名旅游去。

位于上海市南浦大桥桥堍中山南路1551号的三山会馆,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它始建于1909年,由福建旅沪水果商人集资兴建,历时五年竣工。因福州城内有三座山:东南于山、西南乌石山(亦称道山)、北面越王山(亦称闽山),故由此得名三山。会馆主体建筑占地一千平方米,整幢建筑雕梁画栋、殿宇高大、别致秀丽,富有福建特色。会馆大殿中央原来供奉一尊湄州天后神女像,所以在入门处三山会馆的门额上方刻有天后宫的字样和图案。天后女神在福建一带民间亦称之为妈祖。与大殿遥相对应的古戏台两边建有观楼。古时演戏是敬神的,看戏的人只能位于两边。古戏台建造得非常精致,戏台中央顶上有覆盂形的藻井,全木质结构,四周雕有上海老城墙城门的模型,设计科学,台上演戏时能起到扩大音响的效果。古戏台前的两根青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副:集古今大观、时事虽异,得管弦乐趣,情文相生。字字铁划银钩,古戏台的藻井与四周的鱼尾龙均为初建时贴的金,至今仍保存完好。三山会馆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还是本市唯一保存完好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遗址。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中国***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封建军阀进行了殊的斗争,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光辉的一页。起义胜利后,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南市总部就设在这里。四月十二日,发动政变,调派军警在此缴了工人纠察队的全部,当时工人纠察队进行了激烈的抵抗。现在,三山会馆内还陈列着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和文字史料。1985年,因辟通中山南路,由市人民政府拨款将三山会馆按原样移位重建,于1989年竣工,对社会开放。会馆内现设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包括上海民间收藏品陈列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史料陈列室、南市英烈室。1992年被市旅游局列为上海新的旅游景点。

上海三山会馆地址

三山会馆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山会馆

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洋中街道横街巷56号。建于清道光年间,木结构,为江、浙两省在福州市布帮商会造。根据《明清福州会馆概介》:江浙两省的绸布业公帮在福州城市内外各合建了一个会馆,因是跨省性的,不标“江苏”或“浙江”名称。城内的会馆在春育亭(俗呼“仓前河沿”,在通湖路和光禄坊交界处),邻近三山驿,故叫“三山会馆”,在南台的会馆也用此名,分别呼为“城三山馆”、“台三山馆”。

三山会馆原有面积1000多平方米,坐东向西。现存春晖堂,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堂内石础、石柱、藻井等保存完好,存留楹联题刻多处,占地面积约30米。东面围墙嵌有“三山会馆”石匾额,堂正门两侧有石狮二尊,系汀州会馆移来。保护较完好。

建国后三山会馆辟为金斗小学,期间更名向上小学,后又复名。1985年撤小学,改为台江区少年宫。2010年又改为洋中幼儿园至今。

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洋中街道: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洋中街道面积0.8千米人口2.80万人(2004年)代码350103010

位于台江区中部,是台江区委、区0所在地,东临五一南路至国货西路;南沿洋中路、学军路、八一七中路、达道河;西由工业路向南沿洋中路;北达国货西路,接沿工业路至洋中路口。辖9个社区、1个行政村:~001_铺前社区、~002_福山社区、~003_达道社

中山南路。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上海三山会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959年5月26日,三山会馆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山会馆被命名为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